《细胞发现》:益生菌护眼有说法!复旦团队发现,Akk菌代谢产物有望阻止高度近视进展 |
来源:奇点糕 2024-09-12 10:26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结果表明,Akkermansia与高度近视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Akkermansia作为保护因子,其定植丰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竺向佳、卢奕等人通过对高度近视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益生菌Akkermansia的定植以及肠菌代谢物吲哚-3-乙酸(3-IAA)的水平与近视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
他们利用小鼠实验揭示3-IAA可以促进巩膜中主要的结构蛋白质表达,即I型胶原蛋白,这意味着3-IAA有助于维持巩膜的结构完整性。每日补充3-IAA可以帮助高度近视小鼠阻止或减缓由于巩膜结构重构导致的近视进展,这为开发新型近视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论文于近日刊登在Cell Discovery期刊上[1]。
论文首页截图
高度近视(HM)定义为等效球镜度数 -6.00 D或眼轴长度(AL) 26 mm,患者患青光眼、、黄斑变性的风险较高。传统上人们往往只关注高度近视对眼睛本身的影响,比如视力下降和眼部结构的改变,而忽略了高度近视可能与身体其他系统功能失调之间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
巩膜中的细胞外基质(ECM)发生重塑,特别是关键成分I型胶原蛋白的改变,会削弱巩膜的结构框架,导致巩膜变薄和眼轴过度延长,从而诱发高度近视。正巧在过去二十年间,肠菌被发现对于多种疾病中的胶原蛋白重塑和纤维化有着显著影响,比如恢复健康肠菌可以防止小鼠的心脏过度纤维化,并在压力条件下恢复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或是特定类型肠菌的定植可以改善小鼠的肾脏纤维化。
因此,类似于脑-肠轴,已有研究提出眼-肠轴的概念。但是肠菌和近视之间的具体关联仍然是一片空白。
在这项研究中,竺向佳、卢奕等人共招募来自上海高校的170名参与者,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高度近视患者(双眼眼轴长度 26 mm)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并与健康对照组(眼轴长度22.00-24.50 mm)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高度近视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kkermansia、Fusobacteriaceae、Tissierellaceae、Parvimonas、TM7-3、Gemella和Carnobacteriaceae的定植减少,其中以益生菌Akkermansia的减少最为显著,而Pasteurellaceae、Gemmatimonadetes、Butyricicoccus和Lautropia的定植增加。
高度近视人群的菌群结构改变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结果表明,Akkermansia与高度近视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Akkermansia作为保护因子,其定植丰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近视小鼠模型的粪菌移植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点,恢复健康的肠道菌群可以减轻小鼠的近视进展,与接受高度近视患者粪便移植的小鼠相比,接受健康人群粪便移植的小鼠屈光不正减少34%,眼轴延长减少51.5%。
看来,眼睛和肠道菌群确实有着互动。
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血浆代谢物改变,发现肠菌衍生物3-IAA的减少最为明显,且3-IAA水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与屈光不正呈正相关。与此结果相符,Akkermansia已被证明是3-IAA的主要生产者。
小鼠实验结果显示,接受健康人群粪便移植的小鼠3-IAA水平更高。更重要的是,对于近视小鼠模型,每日灌胃补充3-IAA可以将屈光不正减少51.9%,眼轴延长减少35.9%,还可有效减缓近视引发的巩膜I型胶原蛋白水平的下降。这些说明3-IAA在介导高度近视相关的眼-肠轴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可以减缓高度近视的进展。
补充3-IAA缓解了小鼠近视
从机制来看,3-IAA能够增加转录因子SP1的表达,促进SP1在I型胶原蛋白 1链(COL1A1)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富集和结合,从而上调COL1A1的转录和表达。
3-IAA保护视力的机制
实际上,不乏有大量研究对COL1A1的表达机制进行探索,但结果大多仅限于遗传因素,难以由此下手实施对高度近视的干预。
在这项研究中,竺向佳、卢奕等人关注高度近视与全身状态的潜在关联,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高度近视的发展不仅是眼部的局部问题,还涉及肠道与眼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这一发现让我们对高度近视相关的眼-肠轴有了更深一步了解,未来或可通过重塑肠道微生物群或补充特定代谢物如3-IAA,来延缓甚至逆转高度近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官宣定档!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3月8日与您相约上海! (2024-11-21)
- Int J Cancer:高水平的Ω (2024-11-21)
- Mol Cancer:新研究发现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新靶点——NAC1蛋白 (2024-11-20)
- Genome Med:大规模遗传学研究有望识别出通过调节血液代谢产物从而降低机体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特殊靶点 (2024-11-20)
- Oncogene:丙酸盐代谢产物或与肺癌患者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2024-11-19)
- Cancer Cell:邹伟平团队揭示衣康酸转运蛋白SLC13A3赋予肿瘤铁死亡抗性,削弱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2024-11-19)
- 《自然·通讯》:东南大学团队发现,PD (2024-11-19)
- Nature Biotechnology:淀粉样蛋白沉积为何如此难治,研究人员找到了哪些突破? (2024-11-19)
- 我们的大脑如何将新旧经历编织在一起?Nature:科学家揭示一种能在大脑中持续不断刷新记忆的新型机制 (2024-11-19)
- 阻断乳酸,能重启抗癌T细胞?Nat Immunol揭秘一场免疫系统的逆袭 (2024-11-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