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王晓群/吴倩/张旭团队构建人类背根神经节类器官,为人类痛痒感觉研究建立新平台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11-23 16:00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中感觉神经元的发育过程,通过模拟调控感觉神经元谱系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建立人类DRG类器官(hDRGO)模型,为理解感觉神经元的分化和功能提供了新的实验平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王晓群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团队合作,在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Decoding Transcriptional Identity in Developing Human Sensory Neurons and Organoid Modeling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中感觉神经元的发育过程,通过模拟调控感觉神经元谱系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建立人类DRG类器官(hDRGO)模型,为理解感觉神经元的分化和功能提供了新的实验平台。研究团队利用该模型对感觉神经元谱系发育的转录调控机制进行解析,并对一群人类特异富集的伤害感受器的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胚胎发育早期,神经嵴细胞(NCC)从神经管迁移到DRG区域,在微环境中的各种信号的引导下,分化为感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研究团队发现,NCC经历两个神经发生的关键窗口期,前后产生两种仍未特定分化的感觉神经元(unspecialized sensory neuron,uSN) uSN1和uSN2,随后这些未特定分化的神经元进一步受到转录因子的调控,分别分化为大直径的感觉神经元和中小直径的感觉神经元。
通过解析早期NCC谱系分化轨迹,研究团队深入阐明了参与uSN命运决定过程的外部信号通路和内部转录因子联合调控机制。其中,WNT信号和MAPK信号调控向NCC分化,而视黄酸(retinoic acid,RA)、NT-3和BDNF信号在uSN1谱系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NGF信号则参与uSN2谱系分化。
在解析了参与DRG中感觉神经元分化的信号通路后,研究团队在体外对这些信号分子组合进行模拟,成功的构建了人类背根神经节类器官(hDRGO)。hDRGO在培养中展现出多能干细胞-NCC-感觉神经祖细胞-感觉神经元的分化过程,最终产生人类背根神经节中主要的三类感觉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从发育轨迹到基因表达,都与人类DRG中的感觉神经元高度相似。同时这些感觉神经元呈现假单极形态,能够被辣椒素激活,进一步证明该hDRGO类器官能在细胞形态和功能上对感觉神经元进行模拟。
此外,研究团队还对DRG中胶质细胞的发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发现胶质细胞产生于神经发生结束后,同样存在两个关键的时间窗口,先后产生卫星胶质细胞和施旺细胞。这两类胶质细胞通过特异的配受体对与感觉神经元亚型互作,参与感觉神经元功能建立过程。在类器官中,研究团队发现了类似真实DRG组织中施旺细胞包围神经纤维的组织结构,强调hDRGO在研究感觉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互作方面的潜力。
通过物种间比较,研究团队发现人类和小鼠DRG中感觉神经元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均存在差异,特别是一群以DCC/NTRK3/NTRK1基因表达为特征的感觉神经元在人类DRG中特异富集。研究团队发现,hDRGO中也存在这类感觉神经元。联合钙成像分析,研究团队证明了这类感觉神经元可以被辣椒素激活,明确了这群人类特异富集的感觉神经元是一种伤害感受器。此外,研究团队还利用该类器官验证了多种转录因子在调控感觉神经元谱系分化中的关键作用。
人类背根神经节时空发育机制和类器官模型构建
总的来说,该研究基于对人类DRG发育过程的解析,成功建立了人类背根神经节类器官模型,在体外模拟感觉神经元多样性和功能建立过程,并应用类器官探究了人类感觉神经元发育调控和进化上的特征。这项工作推动了人类感觉神经元研究的前沿,帮助深入理解人类感知系统的复杂性,并为改善与感觉神经元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团队对人类感知觉领域的后续研究充满期待,希望在未来能够揭示更多与感觉系统相关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王晓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晓群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卢甜和博士研究生王梦迪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神刊CA:年轻女性患癌风险已成大患!2025年美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50岁以下女性癌症发病率高出男性82% (2025-01-21)
-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每多喝一杯咖啡,糖尿病风险降低10%,但加了糖,益处大打折扣 (2025-01-21)
- Nat Commun:揭示蛋白DUSP6促进结直肠癌生长机制 (2025-01-21)
- Front Med:用于治疗房颤的药物决奈达隆或能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增殖 (2025-01-21)
- 上海放慢推动国度医学中间建设 卫生安康服务彰显“温度” (2025-01-21)
- 首版医保丙类目次本年要来了!将包括哪类药品? (2025-01-21)
- 针对某些集采药品能够存在质量危险等成绩 国度医保局牵头查询拜访 (2025-01-21)
- 全国超九成三级妇幼保健院设有西医类临床科室 (2025-01-21)
- 勾销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 本年3月正式施行 (2025-01-21)
- 研究提出可用于癌症驱动基因识别的图机器学习模型 (2025-01-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