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仁济医院张晓华荣获2025年“上海医务工匠” |
![]() |
近日,2025年 上海医务工匠 揭晓,神经外科颅脑肿瘤中心主任张晓华荣获该称号。
据悉,经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今年上海市医务工会命名了27位 上海医务工匠 。
深耕颅底三十载,仁心匠术守初心。三十年来深耕神经外科临床一线,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张晓华始终用非凡匠心在颅底肿瘤领域探索创新,点亮患者生命之光,让复杂颅底疾病可防可治。
面对毗邻重要神经的颅底病变,每一台手术都是对技术与责任的双重考验。工匠型医者更需要以"如临深渊"的敬畏打磨技艺,对毫米级误差的零容忍。在临床实践中,张晓华聚焦颅底外科核心技术,首创 360度颅底理念 ,通过优化手术入路、整合多学科技术,系统性提升颅底肿瘤的诊疗水平。
针对颈静脉孔区肿瘤,张晓华带领团队研发改良迷路下入路,将肿瘤全切率从传统的60%提升至90%以上,并发症率降至15%以下;在国内率先提出 膜性概念 切除前庭神经鞘瘤,实现肿瘤根治与面神经、听力功能保留的双重突破,相关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完成的国内首例双镜双入路全切除巨大鞍结节,更是标志着我国颅底手术技术的重要跨越。
如何让先进技术惠及更多患者?要做一个工匠型医者,医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在于推动行业进步。作为学科带头人,张晓华牵头制定多部脑肿瘤诊疗规范,将临床经验转化为行业标准;连续13年举办 颅底360度解剖培训班 ,为全国培养近千名技术骨干。同时,他推动神经外科与耳鼻喉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协作,创新性采用高流量搭桥技术治疗晚期,使这类 绝症 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升,每年挽救近百名患者生命。
科研是临床的 加速器 ,从手术台到实验室,张晓华主持3项国家,发表65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多次登上国际权威期刊封面,并获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以临床创新为驱动、以科研突破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基石,在颅底外科领域实现 技术-标准-人才 的全面引领,是推动我国神经外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科室中,他注重搭建 医教研 一体化平台,近四年推动18项国家级课题立项、17项人才计划落地,带领团队入选全国首批神经外科培训基地,实现学科影响力与服务能力的双重跃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祝贺!仁济医院张晓华荣获2025年“上海医务工匠” (2025-08-13)
- 《自然·代谢》:这样吃,二甲双胍疗效更好!二甲双胍联合FODMAP,可改善餐后血糖、GLP-1分泌,增加丁酸盐产生菌,降低炎症 (2025-08-13)
- 江西:全面规范冷链药品运营治理 (2025-08-13)
- 吃土豆会招糖尿病?The BMJ:每周 3 份炸薯条风险升 20%,换种吃法能救命! (2025-08-13)
- Cell子刊:胚胎和干细胞来源的血小板具有更强的再生和发育潜能 (2025-08-13)
- Nature Methods:细胞的“秘密自拍”!一部揭示近两万个基因功能的视觉百科全书 (2025-08-12)
- 广西规范整合产科及麻醉类医疗服务名目价钱的关照 (2025-08-12)
- 反超OpenAI,百川开源大模型医疗能力登顶世界第一 (2025-08-12)
- 《自然》:科学家首次发现,EB病毒让B细胞和T细胞涌入大脑,引发多发性硬化症! (2025-08-12)
- Nature子刊: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会抑制免疫系统,促进癌症发展 (2025-08-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