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首次人体实验!iPSC干细胞替代角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1-26 09:40
这项研究证明了使用 iPSC 来源细胞替代大泡性角膜病变供体移植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细胞制品的基因突变风险管理提供了思路。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Cell 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A first-in-human clinical study of an allogenic iPSC-derived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substitute transplantation for bullous keratopath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进行了同种异体 iPSC 来源的角膜内皮细胞替代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患者在治疗后,视力和角膜基质水肿得到改善,并且在长达 1 年的时间内无不良事件。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作为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存在并发症的风险,包括排斥反应、感染以及青光眼的发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部分角膜移植技术(例如角膜内皮移植术)已经出现。这些手术操作有助于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不过由于移植片内皮细胞密度逐渐降低,大泡性角膜病变可能会复发。
近年来,通过前房细胞注射进行的人工培养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成为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一种新疗法。细胞注射疗法的优势在于其相较于传统角膜移植术具有更小的侵入性。
然而,由于细胞来源仍依赖于捐赠的角膜,且从单个角膜中能够培养的细胞数量有限,所以在克服供体短缺方面仍存在挑战。
该团队在之前的研究中开发了一种人诱导多能(iPSC)来源的角膜内皮细胞 CLS001。这些细胞在体外被证明与角膜内皮细胞具有相同的泵送和屏障功能。研究团队在临床前研究中证实了CLS001 细胞注射疗法在食蟹猴大泡性角膜病变模型中的疗效。
在这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进行了首次人体试验,评估了一例复发性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移植 CLS001 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CLS001 细胞在庆应义塾大学医院的细胞加工中心生产,质量控制包括残留未分化 iPSC 检测、核型分析、体外生长分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无菌检测、内毒素检测以及支原体和病毒检测。
结果显示,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在接受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角膜内皮细胞(CLS001)治疗后,视力和角膜基质水肿得到改善,并且在长达 1 年的时间内无不良事件。
研究团队在临床前进行的检测(包括多项符合 草案的全基因组分析和致瘤性试验)均为阴性,但对移植的 CLS001 细胞进行的另外一项全基因组分析显示,EP300基因的 22 号外显子出现了新产生的框内缺失突变,未观察到与该突变相关的不良事件。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证明了使用 iPSC 来源细胞替代大泡性角膜病变供体移植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细胞制品的基因突变风险提供了思路。研究团队表示,需要进一步随访,以长期分析该疗法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工作时的体力劳动和空闲时的锻炼有区别?AJPM:别让工作累垮你!空闲时间锻炼才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 (2025-02-24)
- 北京大学最新Cell论文:李龙/宋晨/高宁团队揭示膜蛋白进入脂膜折叠的分子过程 (2025-02-23)
- Nature:当癌症疫苗遇上"癌王"!一场改写生命剧本的细胞革命 (2025-02-23)
- Nature Methods:窥探生命的分子之舞——PTEN活体成像技术开启神经科学新纪元 (2025-02-23)
- Science:复旦大学郁金泰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并利用AI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2025-02-22)
- 迈威生物于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自主研发的靶向整合素 αvβ8 抗体的临床前研究成果 (2025-02-22)
- 抵御流感的秘密武器!Nat Immunol:来自真菌中的β (2025-02-22)
- 陈子江/赵涵团队证实,母亲雄激素过多会跨代遗传增加男性后代的糖尿病风险,热量限制和二甲双胍能够逆转风险 (2025-02-22)
- 是真的!睡前抱抱能缓解一天的压力!143对伴侣研究表明:那些在入睡时选择更亲密姿势的伴侣,有更低的压力水平和更少的依恋不安全感 (2025-02-22)
- Nature:揭示颗粒酶K通过激活完整的补体级联反应来驱动组织损伤和炎症 (2025-02-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