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癌细胞》:更好用的肠癌免疫治疗标志物诞生了!英国科学家发现,“高干扰素表型”结直肠癌更适用免疫治疗

《癌细胞》:更好用的肠癌免疫治疗标志物诞生了!英国科学家发现,“高干扰素表型”结直肠癌更适用免疫治疗

《癌细胞》:更好用的肠癌免疫治疗标志物诞生了!英国科学家发现,“高干扰素表型”结直肠癌更适用免疫治疗

来源:奇点糕 2025-01-27 10:21

研究者们找到的最佳评估阈值是CD74间质细胞分数(stroma proportional score, SPS)=18%,并用外部临床研究数据证实,该值可区分出多种PD-1/L1抑制剂联合治疗。

冰火两重天 ,用来形容治疗的现状太贴切了:患者是否存在错配修复缺陷(MMR)或微卫星不稳定(MSI),就是决定适用或不适用PD-1/L1抑制剂治疗的主要因素。但在大规模临床研究中,即使是适用免疫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即存在dMMR/MSI-H),治疗应答率也只有40%出头[1],要想更地用药,就得寻找更多精准识别的路子。

近日,英国弗朗西斯 克里克研究所(FCI)团队在Cancer Cell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2],提出可根据特定基因特征,将结直肠癌区分为干扰素(IFN)高或低免疫表型,而识别IFN高表型患者的准确标志物,是肿瘤微环境内由T细胞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表达的CD74,且无论MMR状态如何,干扰素高表型患者对免疫治疗都有更高的应答率。

图片

一图总结论文核心内容

FCI团队研究的第一步,是对比dMMR和pMMR晚期结直肠癌患者(dMMR患者大多接受过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微环境特点,毕竟免疫治疗效果的 冰火两重天 ,肯定与肿瘤微环境的巨大差异脱不开关系,但研究者们很快发现由于肿瘤异质性,dMMR和pMMR结直肠癌之间的差异,可能还不如两类肿瘤内部的差异更大,所以要换换方式分类。

基于既往研究报告的7种基因特征,如IFN应答、STING通路激活、TAMs特点等,研究者们最终将全部肠癌患者分为了四个亚群,而亚群A/B的IFNG基因(编码干扰素- )表达水平又显著高于亚群C/D,于是各自二合一,就成了干扰素高或低免疫表型,其中高表型肿瘤也主要对应免疫治疗有应答的dMMR患者,且患者均不存在灶,肿瘤内则几乎集齐了各类免疫细胞富集,PD-L1和参与免疫逃逸的SOX17基因表达水平也较低。

图片

基于各方面基因特征区分结直肠癌干扰素高/低免疫表型的过程

接下来,研究者们开始分析两类不同表型肿瘤内癌细胞与主要类别免疫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和TAMs)的相互作用,寻找塑造两种不同微环境的关键点。分析显示,靠近细胞毒性T细胞的TAMs和癌细胞均发生了抗原处理和呈递(APP)基因,以及IFN应答基因表达的显著上调,而最能提示这种现象的基因标志物就是CD74,它一方面与TAMs等髓系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水平正相关,另一方面也能在癌细胞中经周围T细胞诱导表达。

图片

T细胞可诱导周围TAMs及癌细胞表达CD74

因此单独评估CD74表达水平,就能够找到免疫微环境相对较好,最可能对免疫治疗有应答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研究者们找到的最佳评估阈值是CD74间质细胞分数(stroma proportional score, SPS)=18%,并用外部临床研究数据证实,该值可区分出多种PD-1/L1抑制剂联合治疗,用于晚期肠癌患者时的客观缓解率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检测单一指标也会在临床实践中更受欢迎,方便好用嘛。

参考文献:

[1]Diaz L A, Shiu K K, Kim T W,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fo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or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KEYNOTE-177): final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study[J]. The Oncology, 2022, 23(5): 659-670.

[2]Acha-Sagredo A, Andrei P, Clayton K, et al. A constitutive interferon-high immunophenotype defines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J]. Cancer Cell, 202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