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中国呼吸道癌数据出炉,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尤其是这几个省 |
![]() |
来源:医诺维 2025-02-15 09:32
研究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呼吸道癌症负担持续增加,尤其是在东部和东北地区。此外,男性和女性在呼吸道癌症的负担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
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中国的癌症数据不容乐观,不论是新发人数还是死亡人数,中国都位居全球第一,癌症已成为中国主要死因之一。
呼吸道癌症,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癌,以及喉癌,在中国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类型中位居第一。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Burden of respiratory tract cance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1990 2021: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近30年,中国呼吸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尤其是气管、支气管和肺癌,山东、四川和江苏的气管、支气管和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从1990年至2021年,中国呼吸道癌症的新发病例从27.5万例增加到93.5例,增长了240%,死亡人数从27.8万例增加到81.4万例,增长了193%。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于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2021的数据,分析了中国34个省/地区的呼吸道癌症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的趋势,揭示了中国及其各省份呼吸道癌症的疾病负担。
结果发现,1990年至2021年,中国呼吸道癌症负担持续上升,新发病例从27.5万例增加到93.5例,增长了240%,死亡人数从27.8万例增加到81.4万例,增长了193%。
其中,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每10万人33.11增加到44.01,死亡率从每10万人34.74增加到38.97。然而,喉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1990-2021年中国呼吸道癌症总体趋势
从不同地区来看,2021年,在发病率方面,山东、四川和江苏的气管、支气管和肺癌发病率最高,而青海、西藏和澳门最低。喉癌发病率最高的省份是广东、四川和辽宁,而青海、澳门和西藏最低。
在死亡率方面,气管、支气管和肺癌死亡率最高的省份是山东、四川和江苏,青海、西藏和澳门最低。而喉癌死亡率最高的省份是湖南、四川和广东,青海、西藏和澳门最低。
2021年中国各省女性和男性呼吸道癌症负担
从不同性别来看,中国及各省呼吸系统癌症负担男性始终高于女性。男性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2倍,死亡率是女性的2.3倍。喉癌的性别差异更为显著,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5.4倍,死亡率是女性的5.6倍。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2021年,呼吸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75岁及以上年龄组最高。1990年至2021年,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的死亡主要集中在55-84岁年龄组,且有从较年轻年龄组向较老年年龄组转移的趋势。
1990-2021年中国呼吸道癌症年龄负担
最后,研究人员还分析了中国呼吸道癌症的危险因素,吸烟、空气污染、二手烟是导致气管、支气管和肺癌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大量饮酒、职业暴露是导致喉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指出,1990年至2021年,中国呼吸道癌症负担显著上升,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发病率增长了三倍,死亡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尽管医学取得了进步,但吸烟、空气污染和老龄化导致癌症发病率上升,凸显了有针对性干预的必要性。
综上,研究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呼吸道癌症负担持续增加,尤其是在东部和东北地区。此外,男性和女性在呼吸道癌症的负担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吸烟和空气污染是主要的风险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措施来减少这些癌症的负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何厚胜/秦骏团队揭示环状RNA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19)
- 我国学者发现,孕期喝茶或可改善孩子的大脑认知发育,而喝咖啡则没影响 (2025-04-19)
- 《科学》:找到女性专属镇痛秘方!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大脑附近的免疫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由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调控 (2025-04-19)
- 两篇《自然》:二甲双胍又现新技能!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2025-04-19)
- 贾伟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社区同伴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干预24个月后的管理效果 (2025-04-19)
- Nature“风向标”综述!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靶点,或将诞生下一个药王!改写百亿美元神话 (2025-04-18)
-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获FDA批准进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试验 (2025-04-18)
- FEBS J:新研究发现ADAMTS5是驱动卵巢癌扩散的关键蛋白 (2025-04-18)
-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元的胞体大小 (2025-04-18)
- 《自然·代谢》:脂肪竟是焦虑推手!科学家发现,急性应激会促进脂肪组织分泌GDF15,激活大脑的焦虑受体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