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管理新策略

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管理新策略


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管理新策略

-守护呼吸自由

海南广升誉制药有限公司

一、呼吸之痛:被忽视的慢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则高达13.7%【1】,相当于40岁以上居民中,每8人就有一位是慢阻肺患者。6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COPD 的高发人群,但由于老年人对COPD 存在着认识不足等问题,因而常被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所忽视。中国约有1亿 COPD 患者,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已超27%,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35.5%【2】。


慢阻肺的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这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早期症状隐匿,常被误认为"普通咳嗽",确诊时肺功能往往已损伤50%以上【3】。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和乏力等。


图片来源:职业健康检查的误区——铁烟尘与木粉的职业病危害 2021.11.25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职业粉尘暴露者、有家族病史者。



图片来源:《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小小粉尘危害大,健康知识早知道2023.4.25

二、破局之道:慢病长期处方政策落地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1】。慢阻肺稳定期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是慢阻肺管理的核心。

2021年国家卫健委将慢阻肺纳入《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根据患者诊疗需要可开具4-12周处方【4】,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

2024年国卫医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提到,要提高慢性呼吸性疾病长期管理药物的可及性,推动不同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提高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

这些政策显著改善了两大痛点:

1.用药连续性:减少频繁往返医疗机构取药

2.治疗规范性:避免患者自行减停药,提高依从性

三、科学管理:吸入治疗的"黄金标准"

全球慢阻肺防治倡议(GOLD)指出:

1.规律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可改善肺功能(证据等级A);

2.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直接影响疗效(超过2/3的患者在使用吸入装置时至少发生1次错误)。


图片来源:蒋思桐-雾化吸入您做对了吗?正确做雾化,注意这 8 点.2023.05.15

中国慢阻肺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指出:

1.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治疗的基石(A,强推荐);

2.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好,是慢阻肺的首选治疗药物。

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清单:

✓ 定期肺功能检查(每年≥1次)

✓ 掌握吸入装置正确操作(建议定期复查时请医生评估)

✓ 记录症状变化(可用mMRC和CAT量表自评)

注:mMRC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

CA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

四、呼吸康复:多维度的长期战役

1.戒烟干预: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主要原因,戒烟能够改善慢阻肺进展,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2.运动训练:太极拳、快走等有氧运动可提升运动耐量,预防呼吸肌疲劳、呼吸衰竭的发生;

3.营养支持:加强优质蛋白饮食,提高营养水平,增强免疫力,高蛋白饮食预防呼吸肌衰减;

4.心理干预:随着病情的进展和反复,慢阻肺患者常出现失眠、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针对不同情况可实施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措施。



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2】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指南(2023年)

【3】全球慢阻肺防治倡议(GOLD 2023)

【4】国家卫健委《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2021)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