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杨建华/李斌/屈良鹄团队介绍全长非帽RNA测序技术NAP-seq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
![]()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杨建华/李斌/屈良鹄团队介绍全长非帽RNA测序技术NAP-seq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9-24 09:30
NAP-seq 作为一种多功能、高精度的测序技术,不仅适用于鉴定任何细胞模型、组织和物种中的调控型 napRNA,还为揭示复杂 RNA 调控途径提供了强大工具。ENCODE 计划揭示了人类基因组超过 80% 的基因组区域能够转录产生 暗物质 之称的 RNA。根据 RNA 的 5 端是否具有帽子修饰结构,这些可以被分为两大类:1)帽子结构的(capped RNA,capRNA);2)非帽 RNA(noncapped RNA,napRNA)。除 mRNA 和部分长非编码外,其余几乎所有均属于 napRNA。
这些 napRNA 不仅通过作为非编码 RNA(ncRNA)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还作为加工产物解析特定的 RNA 生物生成过程。然而,由于其长度异质性、末端修饰多样性以及复杂的二级结构等,鉴定这些 napRNA 面临巨大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建华/李斌/屈良鹄教授团队开发了NAP-seq技术,并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在Nature Protocols期刊发表了题为:NAP-seq for full-length noncapped RNA sequencing的论文,系统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原理与实验步骤。
图1. NAP-seq的设计原理和实验步骤
NAP-seq 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图2):
1)大规模新发现:在人类和小鼠中,分别鉴定出超过 16000 条 和 9500 条新的 napRNA,展现出远超传统方法的发现能力。
2)单核苷酸分辨率的全面 napRNA 分析: 定制化接头序列能够同时捕获 napRNA 的两端,从而在单核苷酸分辨率下解析全长序列,并发现具有特征性末端基序和结构元件的 napRNA。
3)高效检测修饰 RNA 与复杂结构 RNA:T4 PNK 和 SuperScript IV 逆转录酶的使用,使 NAP-seq 能够检测多种 RNA 修饰和高度稳定的二级结构RNA。
4)富集低丰度 napRNA:通过基于 RNase H 的去除策略,有效去除高丰度的 rRNA、snoRNA 及其他 ncRNA,去除效率可达 99.9%,从而显著提升低表达 napRNA 的发现率。
5)确保全长 cDNA 合成:巢式逆转录引物设计保证了长链 napRNA 的全长 cDNA 扩增,并最大程度减少错误引物引发的伪影。
6)拓展 napRNA 家族的检测范围: 在建库前设置的片段大小选择( 100 nt),使 NAP-seq 能够识别数千条被传统小 RNA 测序忽略的长 napRNA( 100 nt),包括 C/D box RNA、H/ACA box RNA 以及 Pol III 转录 RNA 的新亚类,序列长度可达约 2000 nt。
7) 精确定量与减少偏倚:在接头中引入条形码,有助于消除 PCR 扩增偏倚,并减少因末端连接效率差异导致的序列特异性偏差,实现对 napRNA 的更定量。
8) 双平台整合:NAP-seq 结合 Oxford Nanopore 测序(NAP-seq-TGS) 与 Illumina 测序(NAP-seq-NGS)的优势,前者实现实时、直接的全长分子分析,后者提供碱基水平的高精度短读长序列。研究人员可根据不同研究需求独立或联合使用两类技术,获得更全面的 napRNA 特征信息。
9) 高效利用样本:相较于 TERA-seq 等全长 RNA 测序方法至少需 75 g RNA,且仅限 ONT 平台,NAP-seq 仅需 1 g RNA 即可完成建库,极大拓展了其在有限样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10) 流程化的计算机分析:配套开发 cutAdapter、napSeeker 等软件与分析流程,能够快速发现并注释多类型 napRNA。
图2. NAP-seq的技术亮点
NAP-seq 还展现出广泛的新应用前景:
1) 临床样本和体液分析:通过检测临床样本及体液(如血浆)中的 napRNA,NAP-seq 可助力发现新型疾病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为精准医学提供新机遇。
2)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NAP-seq 可用于鉴定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化 napRNA,揭示新型防御系统及独特生物学机制,为微生物群落研究开辟新方向。
3) RNA 末端加工机制解析:NAP-seq 能够系统表征非帽RNA的末端加工过程,揭示调控 RNA 稳定性、加工及功能的未知机制,为 RNA 生物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综上,NAP-seq 作为一种多功能、高精度的测序技术,不仅适用于鉴定任何细胞模型、组织和物种中的调控型 napRNA,还为揭示复杂 RNA 调控途径提供了强大工具,在基础生物学和临床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建华教授、李斌副教授和屈良鹄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树榕特聘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实验室其他成员的大力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杨建华/李斌/屈良鹄团队介绍全长非帽RNA测序技术NAP-seq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2025-09-24)
- Cell子刊:同济大学成昱/吕诚/张玲团队开发新型DNA纳米通道,实现体内时空神经调控 (2025-09-24)
- 诚邀海内外英才携手共创未来!“贤聚四海 智创未来”上海首届海归小镇留学生嘉年华开幕 (2025-09-23)
- 特朗普携老黄奥特曼访英,重磅成果揭秘!烧千亿建英国AI「星际之门」 (2025-09-23)
- 北京大学第七届化学生物学研究生前沿论坛征稿通知 (2025-09-23)
- 10款1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2025-09-23)
- 助力生物医药发展!中欧医药中心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顺利备案 (2025-09-23)
- AD:比肩最毒阿尔茨海默病基因!港科大团队发现,TREM2 H157Y危险程度与APOE4相当 (2025-09-23)
- CRM:这思路,绝了!中国医大/浙大/复旦团队,将中性粒细胞变成“顺风车”,搭载溶瘤病毒入瘤,上演“车毁瘤亡” (2025-09-22)
- 放疗后口腔鳞癌的“微小囊泡”藏抗瘤关键!Int J Radiat Biol揭示miR-198-5p/MYD88调控巨噬细胞新机制 (2025-09-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