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的可乐、奶茶,竟成了癌细胞转移的燃料!《自然》子刊揭示果糖促癌新机制 |
![]() |
来源:学术经纬 2025-09-27 16:26
含糖饮料中的果糖和葡萄糖,通过激活山梨醇脱氢酶(SORD)驱动的代谢通路,显著促进了结直肠癌的扩散。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致命癌症之一,其中癌症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核心原因。虽然近年来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驱动转移的分子机制始终未被完全阐明。近日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的一项研究,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答案:含糖饮料中的果糖和葡萄糖,通过激活山梨醇脱氢酶(SORD)驱动的代谢通路,显著促进了结直肠癌的扩散。
此前的研究普遍认为,糖主要通过增加热量摄入、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间接增加癌症风险。然而,这项最新研究指出,糖的危害远不止于此。一旦结直肠肿瘤形成,饮食中的糖能直接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推动癌细胞转移。
这篇研究的核心分子是山梨醇脱氢酶(SORD),它能催化山梨醇转化为果糖,而这一过程在摄入含糖饮料后会被显著放大。SORD就像一个 代谢开关 ,帮助肿瘤细胞从饮食中获取果糖,并将其转化为迁移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使其在迁移和定植过程中更加 如鱼得水 。
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和动物模型研究,研究团队发现,过量摄入葡萄糖和果糖会使山梨醇在细胞内堆积,从而提升SORD的活性。激活的SORD推动了包括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在内的下游代谢通路,生成肿瘤迁移所需的ATP和核苷酸。当SORD表达被基因沉默或药物抑制时,癌细胞的转移能力明显下降。
这项研究还从细胞层面揭示了SORD所介导的果糖代谢带来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增加了活性氧(ROS)的生成,并激活诸如MAPK、PI3K/AKT等关键信号通路,增强了癌细胞的存活和侵袭能力、以及对细胞凋亡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果糖衍生的代谢产物还能改造肿瘤微环境,促进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为癌细胞在远处 安家落户 提供便利。
该研究不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还通过患者样本和临床数据加以验证。结果显示,高糖饮料摄入者的肿瘤组织中,SORD表达水平更高,而且这些样本的代谢特征与果糖驱动的通路相符;临床分析还发现,SORD水平升高与更差的预后及更高的转移负荷密切相关。由此可见,SORD不仅是结直肠癌转移的 代谢引擎 ,也有望成为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在公共健康层面,含糖饮料是全球果糖和葡萄糖的主要来源,这项研究的发现为饮食指导和健康宣传提供了更坚实的生物学依据。此外在治疗层面,通过药物抑制SORD活性,可以有选择地切断癌细胞的 果糖能源供给 ,阻断其转移过程。临床前小鼠实验显示,SORD抑制剂能够显著减少转移病灶,且未观察到明显毒性。这意味着,未来可能通过 SORD靶向疗法+生活方式干预 的组合,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与干预方案。
最后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在带来重要发现的同时,也留下了若干问题。例如,糖代谢是否在其他癌症类型中扮演类似角色?糖代谢与结直肠癌常见基因突变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饮食干预能否与分子诊断结合,实现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未来糖摄入与癌症管理的新策略。
参考资料:
[1] Feng, T., Luo, Q., Liu, Y. et al. Fructose and glucose from sugary drinks enhance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via SORD. Nat Metab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5-01368-w
[2] Sugary Drink Sugars Boost Colorectal Cancer Spread via SORD. Retrieved September 23, 2025, from https://scienmag.com/sugary-drink-sugars-boost-colorectal-cancer-spread-via-sord/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你喝的可乐、奶茶,竟成了癌细胞转移的燃料!《自然》子刊揭示果糖促癌新机制 (2025-09-28)
- 《细胞·代谢》:港中大/中山大学团队发现新型肝癌致病菌,可从肠道迁移到肝脏,吸附肝细胞表面,释放喹啉酸促癌! (2025-09-27)
- Nature:是什么让线粒体DNA“粉身碎骨”?一个关于核苷酸、炎症与衰老的新故事 (2025-09-27)
- GUT:阿尔茨海默病毒蛋白可由脑入肠!科学家发现,tau蛋白可从大脑传播至肠道,破坏肠道微生态 (2025-09-27)
- Cell Stem Cell:李中伟团队成功构建出功能性人类肾脏类器官 (2025-09-27)
- 参天公司正式发布《参天报告2025》 (2025-09-26)
- 破解局灶性癫痫诊断困境!Epilepsia研究:血浆外泌体中3种microRNA可作标志物,却无法指示癫痫相关呼吸功能障碍 (2025-09-26)
- 《自然》:饮食+药,神母在劫难逃!科学家发现,无精氨酸/脯氨酸饮食联合二氟甲基鸟氨酸,可让神经母细胞瘤翻译停滞,提升疗效 (2025-09-26)
- NEJM:临床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可将结直肠癌复发风险降低一半! (2025-09-25)
- 感染新冠后,月经易“失调”?Nat Commun 1.2 万人研究找到答案:雄激素和炎症是关键 (2025-09-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