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中成药添加阿司匹林,“中西结合”不能说的秘密

中成药添加阿司匹林,“中西结合”不能说的秘密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消费警示称,提醒消费者谨慎使用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药。据悉,有关专家指出,长期服用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药有可能会造成凝血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应长期服用。
在此次警示中提到,作为传统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经常被添加到许多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里,常见的有菊蓝抗流感片、金羚感冒片、速克感冒片(胶囊)等。
记者随即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库中搜索了上文提到的含有阿司匹林的中成药,除了提到的菊蓝抗流感片、金羚感冒片、速克感冒片(胶囊),还有复方忍冬野菊感冒片等。
“中西结合药”,都在这么做
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以增强其疗效是业内众所周知的了(见表1)。而之前广受争议的降糖药“消渴丸”,其成分为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其中,格列本脲本身就为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适用于大多数二型糖尿病患者。因此,到底是格列本脲促成了消渴丸,还是消渴丸成就了格列本脲,进而中药中应不应该添加西药成分的争论,一时成为了中药领域的争议话题。
表1常见的含西药成分中成药分类

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中药掺西药,存在健康隐患
此前,在方舟子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北大维信生产的1996年上市的调血脂药“血脂康”是吧用来提取中药的原料粗提一下当做中成药卖,而实际起作用的实际上还是里面原有的西药成分。
在其文章中也提到,除了上述“血脂康”事件的做法,更多的是“公开(标明)或偷偷地添加了西药成分,常见的有降血糖的“中成药”添加格列本脲(即优降糖)、感冒药添加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失眠药添加艾司唑仑(即舒乐安定)、壮阳药添加西地那非(即伟哥),起作用的实际上是西药成分”。方舟子更是犀利的得出结论:市场上那些有显着疗效的“中成药”,其实是伪中药。
在上述表格中,广为使用的维C银翘片在传统中成药“银翘散”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三种西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实际上起疗效作用的是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和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而多项临床对比试验表明服用维生素C对预防或治疗普通感冒没有效果。
实际上,中药中掺杂西药成分的现象,仅仅出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上。例如香港地区的药品管理法规就不允许在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近年来内地生产的中药材多次在香港被禁止销售,原因就是因为添加西药。
总的来说,掺着西药的中成药常由于西药成分的剂量不明,即使是合法的“中西药结合”药物,也容易让消费者忽略其中的西药成分而容易导致重复用药、过量用药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健康隐患。而对于这种“中西结合”的中国特色药品,如何管理,国家食药监总局未来的审批管理道路似乎还很长。(生物谷Bioon.com)
温馨提示:87%用户都在生物谷APP上阅读,扫描立刻下载!天天精彩!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