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巨头施乐辉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容 |
![]() |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将带来数千亿元的市场扩容,这一巨大诱惑让不少跨国医药企业跃跃欲试。5月25日,国际医疗器械巨头施乐辉投资超过1亿美元,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建立了1万平方米的厂房,这也是该公司在华最大一笔投资。
施乐辉是一家具有150多年历史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其于1994年进驻中国,陆续在上海、北京、广州设立了办事处,但直到2009年6月,在华建立的首个工厂施乐辉医用产品(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才正式落成开业。此次在北京开设工厂主要是生产骨科关节、骨科创伤产品,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截止到目前为止,施乐辉在中国棋盘上已经拥有了苏州和北京两个工厂,总投资超过1.6亿美元,面积将超过5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跟进与产品配套的服务设施也在布局壮大中,目前已经拥有上海、北京和成都3个人才培训中心。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施乐辉选址中国建厂正是看重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潜力。近年来,跨国公司对新兴市场投入的热情异乎寻常,越来越多的跨国医疗公司选址新兴市场投资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平均增幅一直在12%--15%的水平。而根据医疗器械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预计,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而跨国公司选址中国不仅能进一步开发本地市场,还能为全球市场制造出更加物优价廉的产品,这也使得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成为跨国医疗公司的必争之地。
伴随着跨国公司布局新兴市场的同时,对本土企业的考验也随之而来,目前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基本上已经被跨国公司的产品牢牢占据,随着国际产业加速转移,中国将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
专家指出,加速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医药器械的产、学、研联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如何避开恶性价格战,发挥内在优势,提升竞争力,也是许多生产企业应当思考的问题。
据资料显示,今后的10至15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数据表明,欧、美、日是全球三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市场份额占7%,年均增长率达18%,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和快速成长的出口市场,成为最具成长潜力的国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策略实现了蛋白质的快速高效进化 (2025-07-29)
- 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2025-07-29)
- 2025年7月Cell期刊精华 (2025-07-29)
- Cell:告别“单兵作战”!SPIDR技术开启“联合作战”新纪元,一次实验看清数十种RNA调控蛋白的“社交网络” (2025-07-29)
- Nature:中国学者开发基因编辑蚊子,有望终结疟疾传播 (2025-07-29)
- 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揭示蛋白质稳定性规则,有望推进蛋白质工程变革 (2025-07-29)
- 屡获殊荣: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项目荣获《南方周末》2025年度ESG创新案例奖 (2025-07-28)
- 一滴血测早期食管癌!Adv Sci:新型生物芯片结合AI,9种囊泡蛋白助诊断准确率超90% (2025-07-28)
- Science:利用新开发的谱系追踪工具绘制肿瘤细胞的历史和位置,从而揭示其生长模式 (2025-07-28)
- Cell:新研究确定了世界上首个有望预防危及生命的HTLV-1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2025-07-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