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的黑手:药品流通环节的利益链 |
![]() |
近期一些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突击涨价,例如一家公司生产的治疗肿瘤的药“榄香烯口服乳”之前仅为每支93.5元,进入国家新医保目录后,价格提至170元;另一家公司生产经营的麻醉药“地氟烷”,每瓶价格从去年的1082元提高到1580元。
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扩容原本是为了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医疗保障,结果却拉动了新一轮药价飞涨,反而给没有医保的居民和广大农民患者带来了新的困难。
药价虚高从生产到医院环环都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药品流通环节的“承上启下”、一手托几家。
据可靠消息披露:药价虚高的大部分肮脏交易是通过倒票和洗钱方式完成。一盒药工业企业以出厂价10元卖给过票商业公司(代理公司或倒票公司),过票商业公司再以90元的价格出售给正规的商业企业,然后,商业企业以100元的价格出售给医药机构。
请看这里面的分配黑幕:药品回款后,其中的正规商业公司拿到10元利润。过票商业公司拿到80元利润。这80元将以洗钱的方式进入个人或者企业的口袋中,包括过票商业公司、代理商、医院院长、药剂科、医生等相关利益人,其中也包括偷逃税的工业企业。
中国内地有1.3万家药品批发公司,80%集中在31个省会城市,至少有一半不做正当生意。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说:“北京有280家批发公司,过去三年真正跟医院有过供销合同的是105家,还有175家忙什么呢?”
根据我国现行的药价形成机制,药品价格基本上分为三种,即国家发改委定价、所在省制定指导价和企业自主定价。
事实上,发改委定价没有解决药价虚高问题,所在省指导价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逐利需求下也根本不可能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三种定价最后沦为企业自主定价,而且不是生产企业自主定价,是流通环节过票、洗钱的黑手在操控价格自主定价。
如果有人说发改委定价和所在省指导价早已经名存实亡,这个判断或许基本属实。从高价“芦笋片”事件曝光到一批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突击涨价曝光,所有证据表明:药品流通环节那只又粗又黑的利益链之手已经牢牢掌握住了虚高药价。
新医改在解决看病难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而在解决看病贵上只突出了加大财政支出。绕开药价虚高的问题,新医改只能在跛足中前行,不太可能走好走远。
过不了几年,或许只能从头再来。新医改的根本方向是医归医,药归药,只有把药价做实了,才能凸显出医疗服务的水平和价值。
医院靠卖药赚钱,医生靠医药回扣维持生计,医疗服务的水平和价值不能从正当渠道获取,结果只能是一次可以看好的病让病人多跑几次,一瓶药能治好的病给病人多开几瓶,病人来得多来得勤,医院的药卖得多,医生的回扣拿得多,但也带来了患者增多,造成了看病难。
多年无人讲《矛盾论》了,但医药不分家、药价虚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不斩断药品流通环节的黑手,新医改难以成功。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