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养政苗头出现,专家称予以警惕 |
![]() |
饱受诟病的"以药养医"尚未根治,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以药养政"。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部分地区,药企招标的衡量标准不仅包括产品质量等因素,还需要企业对地方卫生事业有所"贡献",名曰"贡献度"或是"卫生促进基金"。
专家称,出现此类"以药养政"的现象比"以药养医"更令人担心。
以药养政的苗头
医改的重头戏是要切除"以药养医"这颗毒瘤,但据中国医药管理协会统计,2009年在医院总收入中,药费的占比仍然在上升。
更为重要的是,"以药养医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又出现一种倾向--以药养政,"中国医药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波透露,"在一些地区的招标过程中,中标的公司需要向当地人民政府交5%或8%的卫生促进基金,我觉得这样不对。"
究其原因,王波指出,在医改的投入中,地方配套资金约占6成,部分地方政府在落实医改配套资金时遇到了困难,而这一缺口很可能最终由医药产业的利润来填补。
王波并未透露这一现象具体出现在哪些省市,但业内人士指出,在眼下盛传或将全国推广的"闵行模式"中,企业"贡献度"的大小正是产品能否进入闵行市场的考虑因素之一。
所谓的"闵行模式",是指在上海市统一招标后,闵行区再为每种药品,择优确定一个规格、一个生产厂家和一个供应商。对此模式,业内褒贬不一。
然而,前不久,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对其的肯定,以及该模式获高层青睐或将推广的传言,使得低调实行5年的"闵行模式"聚焦在镁光灯下。
"药品想要进入闵行区,就可能面临二次降价或者需要从销售收入中拿出几个百分点做’贡献’,这些钱可能也是用于医改的。"上述人士称,每个企业的贡献度不尽相同,而独家产品或生产厂家较少的产品多半不需要有"贡献"。 对此说法,昨日联系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多个科室,但均未得到正面回应。
政府介入的弊端
对于当前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素来不看好。而对于"闵行模式",他更是积极反对,"这其实就是一种以药养政的办法。"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闵行模式"的核心,正是区政府全面介入药品流通,在省级招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招标’。闵行区在省级招标的基础上再度遴选,使得大量本来已经中标的产品被排除在闵行市场之外。
朱恒鹏说,"比如零售价100元的药品,如果采用闵行模式,可能先将60元先归入当地政府账户,再将其下拨给某医疗机构,但问题是这个中间环节会不会燕过拔毛?"
多年的实地调研经验,使得朱恒鹏担心,新增的区政府环节可能将带来严重的后患。另外,朱恒鹏表示,一旦政府部门介入药品利润的分配过程,将来很难使其从中退出。"这好比是一块到嘴的肥肉。"他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常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宣布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