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额超一百亿美元 |
![]() |
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仅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100.88亿美元,同比增长27.50%,出口额为65.73亿美元,同比增长26.86%;进口额为35.15亿美元,同比增长28.15%。累计贸易顺差额达30.58亿美元,出口增幅略低于进口增幅1.29个百分点。
在进口方面:欧洲占绝对优势
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从9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医疗器械,欧洲是医疗器械最大进口市场,所占比重达38.59%,其中德国、瑞士、爱尔兰、法国、荷兰、英国等占了我国医疗器械进口十大贸易伙伴的6席,美国、日本、韩国和墨西哥占据另外4席。
上半年,我国共有7790家企业经营医疗器械进口,其中,美敦力医疗用品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三凯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协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医疗器械技术服务公司、圣犹达医疗用品(上海)有限公司位居医疗器械进口金额排名前5位,所占比重8.76%。
我国进口医疗器械金额达到1亿美元的产品有9个,合计进口额为18.94亿美元,同比增长24.47%。其中位居前三位的产品分别为:“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X射线应用设备”、“其他弥补生理缺陷残疾穿戴或植入人体的器具”、“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
在出口方面:同比增长40.84%
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月均出口额为10.96亿美元,单月出口额最高值在6月份达12.97亿美元,同比增长40.84%,显示出口后劲十足。从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方式占60.44%,加工贸易方式占34.7%,与2009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
上半年,全国共有1.76万家企业经营99种(类)医疗器械,出口到21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排名前200位企业占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44.69%,集中度较高,出口已成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医疗器械出口市场在不断扩大,但国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产品一般技术含量较低,竞争能力让人担忧,在出口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和合资企业就有7家,从整个出口企业的构成看,外资和合资企业是国内医疗器械出口的主力军。
2010年上半年,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仍然是我国医疗器械主要出口市场,对应的出口额分别是21.64亿美元、18.38亿美元和18.78亿美元,所占比重高达89.45%。对亚洲市场出口同比增长30.53%,其中受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影响,对东盟出口同比大幅增长86.25%。对欧洲和北美洲市场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2.61%和24.79%。开拓非洲市场取得了较好成效,出口额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5.04%。美国、日本和德国是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传统的前3大市场,2010年上半年所占比重达44.03%。
1.美国市场是最大出口市场。上半年,我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医疗器械金额为17.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09%,占同期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比重达27.28%。排在前五位的产品主要是:“未列名矫正视力、护目等用途的眼镜等物品”、“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药棉纱布绷带”、“X光发生器等、检查用家具等”,占出口美国市场医疗器械金额比重达22.39%。
我国共有5727家企业医疗器械出口到美国市场,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石家庄鸿欣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外经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居出口美国市场医疗器械金额前5名,所占比重为12.06%。
2.日本市场同比增长13.63%。我国出口到日本市场的医疗器械金额为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3%,占同期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比重达10.54%。排在前五位的产品主要是:“按摩器具”、“其他针、导管、插管及类似品”、“X光发生器等、检查用家具等”、“药棉纱布绷带”、“血压测量仪器及器具”,占出口日本市场医疗器械金额比重达36.72%。
我国共有3135家企业经营医疗器械出口到日本市场,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东芝大连有限公司和发美利健康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居出口日本市场医疗器械金额前5名,所占比重为16.97%。
3.德国市场同比增长13.07%。我国出口到德国市场的医疗器械金额为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07%,占同期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比重达6.21%。排在前五位的产品主要是:“其他针、导管、插管及类似品”、“体重计包括婴儿秤、家用秤”、“按摩器具”、“药棉纱布绷带”、“X光发生器等、检查用家具”,占出口德国市场医疗器械金额比重达27.57%。
我国共有3018家企业经营医疗器械出口到德国市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克林尼科医疗器械(南昌)有限公司、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和保赫曼(青岛)医用器材有限公司居出口德国市场医疗器械金额前5名,所占比重为14.7%。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指出一篇与冠状病毒抗病毒药物开发相关的研究存在缺陷 (2025-07-30)
- 《科学》:糖尿病治疗重大突破!科学家开发新型分子胶,可将RAS与PI3K亲和力提高500倍,无需胰岛素也可降糖 (2025-07-30)
- 打破昼夜节律局限!Nat Neurosci:CLOCK 基因揭秘人类大脑认知超凡进化的关键密码 (2025-07-30)
- ACS Nano:浙江大学研究发现,人类卵泡液和精浆中存在纳米塑料,影响受精能力和精子质量 (2025-07-30)
- Cell Genomics:AI 助力抗癌新突破!机器学习模型精准预测肿瘤侵袭性 (2025-07-30)
- Cell: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策略实现了蛋白质的快速高效进化 (2025-07-29)
- 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2025-07-29)
- 2025年7月Cell期刊精华 (2025-07-29)
- Cell:告别“单兵作战”!SPIDR技术开启“联合作战”新纪元,一次实验看清数十种RNA调控蛋白的“社交网络” (2025-07-29)
- Nature:中国学者开发基因编辑蚊子,有望终结疟疾传播 (2025-07-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