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医药百强企业相关数据分析 |
![]() |
从2003年起,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上海医工院信息中心负责进行医药行业统计工作。2008年大部制改革后,由国家统计局授权,工业和信息化部执行医药行业统计制度,履行医药行业统计职能。工出自上海医工院的医药行业统计数据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可视之为我国医药企业的政府数据。
近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对外正式发布了2009年医药工业领域(化学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装备七大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名单及相关数据分析。
去年中国医药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医药工业总产值已达10007.6亿元。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研发创新等手段,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扬子江药业领衔的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引领着中国医药行业在做大的基础上实现着做强的梦想和突变。
我国医药行业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去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数为7464家,医药百强占比为1.34%。但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0007.6亿元。其中,百强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497.7亿元,占24.96%。
我国医药百强企业的总体规模显著提升,主营业务收入达2981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的30.97%,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34%,较2008年的30.79%的增长率多了0.18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医药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百强企业规模优势一定程度上亦被医药工业整体水平的较大增幅摊薄。
医药百强的主营业务收入底线超过10亿元,比2008年的第100位企业增长了32.92%。有5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加了3家。
2009年在医药百强主营业务收入为8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断层;主营业务收入为60亿元-80亿元的有3家,与上年持平;40亿元-60亿元的有13家,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20亿元-40亿元的有30家,较上年增加了7家;10亿元-20亿元的有49家,占百强的近半数,较上年增加了8家。2009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呈葫芦状分布,有79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亿元-40亿元,企业数量比上年增加了15家。
医药百强在各项指标的完成方面均显示出其地位重要。在医药产业中,医药百强完成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25.0%,实现资本总额占全国的31.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31.0%,完成利润总额占全国的34.5%,而其从业人员却只占全国的15.7%,且出现负增长。医药百强以较低的资产和人员增长,获得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效益,且完成了占全行业三分之一的业绩,这体现出医药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中度,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以改变“多、小、散、乱”的行业局面。
由于兼并重组、股权变动或主营业务转移等因素导致排名位次变化是2009年医药百强位次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在医药百强中,虽然位次下降的有37家企业,但由于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而导致排名下降的企业只有4家,集中于以出口为主的原料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
去年医药百强中,新进榜企业有27家,且较集中于化学制剂、中成药、化学原料药三大子行业。面临原材料涨价、绿色环保、资源有限的压力,制药企业的产品链分别向上下游延伸,向较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倾斜,向管理与市场营销要效率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模式值得密切关注。
与去年世界制药前10强、前50强的销售收入占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38.4%和65.7%相比,我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30.97%,较上年提高了0.18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提升幅度不大。
前10家、前50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医药百强中的占比分别为33.02%和76.55%,较上年的35.07%和78.39%分别降低了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这不但与医药百强整体水平提升,以及医药百强收入规模呈两极分化态势有较大的关系,而且与大者做大、中等规模企业集聚于10亿元-40亿元区间亦有一定的关系。中间断层状况提示我们,中国医药行业要形成规模梯队,还需要培养一些中大型企业。
沿海地区医药经济发达 化药行业占据半壁江山
去年医药百强涵盖了7大子行业中的6个,其中有47家为化学药品制剂企业,31家为中成药企业,16家为化学药品原料药企业。化学药品行业以63%的企业占比居首位,其次是占比31%的中成药行业。
在医药百强中化学药品行业各项指标的占比情况均高于企业数占比,单位企业的指标完成率较其它子行业高,但销售成本的居高则提示人们,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还可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企业管理与提高规模效应是该子行业降低成本的有效举措之一。而中成药行业相对较高的销售费用对其利润总额有一定的影响,减少运营销售环节的开支,是该子行业增加利润的一大管理手段。
医药百强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和江苏入围企业均在10家以上,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27.7%;北京、河北、上海、浙江、广东5省、市均有5家及以上企业入围,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33.9%。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扶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规划得到贯彻落实,企业自身做大做强战略实施见效。
医药单位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29.8亿元。吉林、黑龙江、天津、河北、辽宁、浙江、广东、江西、江苏9个省、市入围企业的单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平均水平,其中吉林省是唯一平均值超过100亿元的省份。
去年的医药百强中有59家企业属于股份制,25家属于外资与港澳台投资,6家属于国有企业。69家企业属于大型企业,29家属于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只有2家(企业从业人数没有达到统计上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而划为小型企业)。“大”是百强企业的特点。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