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 外企可操作的商业贿赂空间广阔 |
![]() |
美国两家制药企业赛生和默克(在美国以外称默沙东)分别在二季报中公开承认收到了上述两部门的调查函。另有消息说,葛兰素史克、辉瑞等企业同样在积极准备材料配合美国官方的调查。
据称,美国司法部和证交会并不打算透露这轮的调查所涉及的具体药企和所在市场,但赛生公司明确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上销售、审批和市场推广的情况,是这次调查的重点。显然美国政府已经考虑到了:中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医疗改革,可能使这些制药企业可操作的灰色空间更加广阔。
新一轮医改让外资药企兴奋,基本药品目录、医保目录无不是外企进入中国药品主流销售市场的机会。默克已有5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诺华和辉瑞也各有斩获,并在积极争取地方医保目录增补的机会。
商业贿赂成为医药领域一直无法消灭的顽疾。从药品审批、定价到招标采购、医疗机构使用,每一步都不易摆脱商业贿赂的影子。连续两届的国家药监局领导班子中,前有郑筱萸,后有张敬礼,落马均与此有关。
新一轮医改正步入攻坚阶段,潜在商业贿赂空间巨大,尤其是面对外资药企的“灰色”运作方法,我们有无足够的防范机制和手段?
虽然外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有较高的品质保障,适应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但是在覆盖面极广的医改中,大量外资医药产品却在逐步挤占国产药的市场。一方面,由于医院售药存在15%的药价加成,外资高价药能够提供更多的利润;
另一方面,高价格显然能提供更多的回扣空间,医生也可以以“高品质”为借口,开出更多的外资药品。外资药企在国内所卖的药品种类并不多,但一般都是社会上最需要的,如心脑血管类,中国人口基数和老龄化趋势让很多企业只靠一个药品就能实现超额利润。
企业和医生交流最新医疗技术本无可厚非,但动辄高规格接待、赴海外交流等超出需要的内容,屡屡出现在药企学术推广活动中。更有甚者,直接向药监局、社保部等国家部门工作人员和业内权威“定向推广”,其目的已经超出了学术交流本身。
在外资药企中,政府公关部门是必设的,主要负责政策研究和突破,医保、基本药品、单独定价,无不是它们突破的对象。另外,庞大的医药代表队伍也是必须的,这些在灰色地带边游走的销售人员与他们的国外同行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便是医药问题,其复杂性在于涉及卫生部、药监局、发改委、社保部等多个部门,制定的政策如何相互衔接?药品审批权在药监局,定价权在发改委,医保选用权在社保部,医院使用权又在卫生部,这样的局面会不会容易被熟悉中国特殊环境的企业各个击破?有业界专家曾警示,要顺利推进本轮医改,就不能任由这种状态持续下去。
未来制度设定应更趋向于减少灰色地带存在的空间:
第一是加强立法,细化药企商业贿赂的界定,使司法工作有法可依;
第二是政策上宜倾向于国内医药产业,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导向;
第三是医疗部门间加强协作,互相监督,构筑对话的平台;
第四是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库,作为药品审批、使用、定价的依据,杜绝个人因素的影响。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