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亚洲居第三 |
![]() |
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年韩国的GDP总值将达3150亿美元,在全球各工业国中排前20名内。国际组织发表的报告称:韩国的医药市场总规模大约为105亿美元,今年韩国人均医药费为212美元,这一数字使韩国列入世界人均医药费排行榜的前10位。
医疗器械市场广阔
虽然韩国的人口仅为中国的1/26,但2006年韩国的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为25亿美元,而中国这一年的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也只有50亿美元。换言之,韩国的人均购置医疗器械产品费用相当于中国大陆人均购置医疗器械费用的十几倍。
韩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亚洲位居第三,排在日本和中国之后。这对一个人口仅5000万的亚洲中等国家来说已相当不错。人口规模远大于韩国的印尼(2.3亿人)、巴基斯坦(约1.1亿人)、孟加拉国(1亿人)和越南(8000万人)各自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无一能及韩国。
虽然韩国早已迈入工业国社会,并拥有强大的炼钢业、造船业、汽车产业和其它重工业,但韩国的医疗器械产业总体上却相对不发达。如据美国著名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报道,直到现在,韩国医疗器械市场大约70%的产品来自进口,国产仅占3成左右。美国、德国和日本为韩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三大主要供货国。
中国易耗品输韩上升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对韩国市场出口数量迅速上升,但据分析,中国输韩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常用易耗品上,如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套、棉制卫生材料或聚合物卫生材料、呼吸器类、常规手术器械、导管类产品等等。至于韩国医院所需的大型电子诊断器械主要来自美国GE、德国西门子和日本岛津等国际大公司。这表明,我国在输韩医疗器械产品的竞争上尚无法与国际一流大公司抗衡。
韩国国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故对医疗器械需求也相对较高。据韩国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公布的报告披露:2006年,韩国国民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709美元,而今年预计将达859美元。这一数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较高的医疗费用支出意味着韩国病人在医院可接受更为全面、细致的仪器检查和医疗服务。
韩国医疗器械进入壁垒较高
虽然韩国已成为亚洲最大医疗器械进口国,但外国厂商的产品想要进入韩国市场并不容易。韩国对外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检测收费情况大体上是每件3000~10000美元不等(依照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而定)。至于颁发给外商的医疗器械上市许可证每张收费标准统一为800美元。从总体上看,韩国对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审批手续和费用还是比较合理的(与南亚或东南亚国家相比)。
据美国医疗器械商会人士报道,韩国政府早在2003年即已大幅修改有关医疗器械管理法的相关内容,现择其重要之处介绍如下,供我国欲对韩国出口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作参考。
Ⅰ类医疗器械:这类产品的市场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外国厂商只要在韩国商工部登记即可获准在韩国上市,无需获韩国有关部门的批准。
Ⅱ-Ⅳ类医疗器械:这类产品必须通过韩国医疗器械主管部门的全面审查,通过相关试验后,才能进入韩国市场。所有出口韩国的Ⅱ-Ⅳ类医疗器械产品必须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包括制造商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产品所用材质和规格情况、产品用途、产品图样、使用说明(英文和韩文)和使用禁忌等等。一旦外国厂商的Ⅱ-Ⅳ类医疗器械产品通过审查,韩国有关部门会立即通过发e-mail邮件方式告知外国市场出口商。
医疗器械产品进入韩国市场许可证和产品技术档案是Ⅱ-Ⅳ类医疗器械产品在韩国销售必不可少的2个条件。至于在韩国进行Ⅱ-Ⅳ类医疗器械产品试验所需时间和费用情况,近据美国医疗器械商会人士介绍,依据产品技术性能的复杂程度,在韩国做医疗器械产品的试验或检测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 相关报道
-
- Nature:海马体中的多巴胺信号或能作为机体情绪决策的“导航仪” (2025-05-14)
- Nature Genetics:告别“批量”模糊——首个大规模单细胞研究,解码胶质母细胞瘤纵向演变的“个体差异”与“普遍规律” (2025-05-14)
- Nat Immunol:科学家绘制出机体免疫细胞“地图”,有望解锁抵抗疾病的密码 (2025-05-14)
- 司美格鲁肽被无情碾压!替尔泊肽在头对头比较中,显示出更好的减重和减腰围效果 (2025-05-14)
- 晚婚晚育或是因为智商高?!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个体虽更早进入青春期,但更倾向于晚婚晚育 (2025-05-14)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