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大财政投入 推进中医药医改 |
![]() |
在全国医改工作如火如荼飞开展的同时,中医药也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参与医改工作,显著成效。各地方政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扶持中医药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既有力地推动了医改,又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各地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中医药发展
各地纷纷把中医工作放到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考虑,结合实际情况,纷纷出台促进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各地出台的医改政策措施中,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增加财政投入上明确了要求。如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各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财政性经费原则上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各级财政要继续将中医经费实行预算单列,合理安排中医专项经费。
河南省共争取资金2.3158亿元(2009年7570万元)。分批投入到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和特色专科、中医医院的中药制剂室、县级中医院中药房,以及覆盖159个县(市、区)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上。
云南省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争取中医(民族医)博物馆项目建设,投入第一期资金260万元;建立7个名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投入50万元。为改善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条件,争取省级财政为4100所村卫生室按照6000元/所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地处东北的辽宁省在财政补贴政策上,对市级公立中医医院提出了“实行政府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全额补贴,收支两条线管理”同时,对医院历史上形成的债务,在相关部门认定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由政府负责逐步偿还。
西北内地的的甘肃省一是在城镇医保和新农合中降低中医医院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二是提高中医医药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床位补助标准,其中省级达到同级综合医院床位补助的1.5倍,即每床每年2.1万元。
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拨付300万元,用于支持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壮瑶医药发展。争取国家经费资助1030万元,牵头承担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全国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总目》编纂工作。广东省各级财政2009年对中医医院投入近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
走在医改前沿的山东省各级财政共投入2.1亿元,对25家中医药优势专科、74家特色专科和1000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进行培养。
各省市推进中医药医改
对于省市的公立中医医院,人们的印象就是规模小、设备差、底子薄、技术落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活力。但随着国家发展 中医药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省纷纷研究政策,强力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中医医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建立公立中医医院补偿机制。如陕西省将公立中医院的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医疗机构补偿、药品加成政策取消后的补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补偿、历史债务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补偿纳入政府补偿范围,建立经常性补偿、鼓励性补偿和专项补偿机制。
河南省提出,公立医院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由政府购买;市财政承担市属公立医院的补偿责任。如对列入洛阳市优势医院发展计划的洛阳市第一、二中医院,洛阳市财政以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其医改基础建设和内涵建设。
西北内蒙古对公立蒙医中医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费用全部由政府投入以达到相应的等级医院标准;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和承担公共医药任务的支出等给予补助。
医改前沿的广东省各级财政增加对中医医院投入,云浮市连续5年每年给予该市中医院综合大楼建设贷款贴息500万元。正是各种形式的补偿机制为中医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其次,在设置规划上保证中医医疗机构的合理发展与布局。四川省加强中医院、民族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44所中医院纳入灾后重建。在全省中医院医改扩建建设中,已经启动建设了132所,另外还有国债项目资助建设的县级中医医院21所。近两年,中医医院基本建设共投入约24亿元。
河南省重点强化现有的三级中医院功能建设,大力发展洛阳正骨医院等省级重点专科医院,鼓励综合性医院发展特色专科,政府给予专项医药资金支持;鼓励县级政府办好公立县级中医院。
而上海市明确市、区县中医院的功能定位,在市区域卫生规划的总体框架内,制订中医医疗机构的整合、新建、改建和拆迁建设规划。
无论是大规模新建中医院还是强化现有中医院的功能,各地都是从实际出发,本着“花对钱、办实事”的精神推动着中医药的发展。
第三,调整医疗收费。广东、江苏、河南、云南、安徽、辽宁等省调整和增设了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中医诊查费及针灸、推拿、中医正骨等传统项目的服务价格,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江苏省对使用中成药的费用率和利润率适当放宽,保护和扶持传统中药发展,逐步提高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促进了中医院的良性发展。内蒙古增设蒙药中药药事服务费,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合理确定辨证论治费;合理确定蒙药中药制剂价格,鼓励蒙医中医医院研制和应用蒙药中药制剂。
最后,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实行鼓励使用中医药的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降低中医医院报销起付标准,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探索按中医病种付费的实现方式。安徽、云南等省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