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至上”盛行导致医学离人渐行渐远 |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在南京医科大学作了一场题为“关于医学技术发展的价值思考”的报告,严厉抨击当前医疗高消费。
当前医学技术的过度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高新医疗技术应用导致医疗费用大幅提高;“技术至上”盛行导致医学离人渐行渐远。
20年前,胃癌医疗诊断只需440元,而现在基础诊断需要2830元,如果运用最高端诊断技术所需的花费则上升至8千到1万元;胃癌的化疗从20年前的每人次平均100元已提高到现在的15050元。
虽然诊断的精度提高了,化疗的副作用减轻了,但调查显示,胃癌5年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提高。他还举例2010年4月美国FDA正式批准的一种肿瘤生物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统计学结果显示,该药物只能延长病人4.1个月的生存寿命,却要付出约合人民币30万元的高昂代价。
虽然20世纪前医疗技术不发达,缺医少药,但医生都是上门服务,医患间彼此和睦、亲密、信任。随着医院的兴起,患者去医院就医取代了医生的上门服务;随着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医生重视局部忽视整体,见病不见人。医生过分依赖仪器设备、药品和手术,忽视病人的主诉。
在谈到这一点时,韩启德说了已故医学专家裘发祖遇到的一件事,一位腹部不适的病人去裘老处就诊,裘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轻柔地给他做了腹部触诊,病人感动得当场落泪,因为他之前在六七家医院看过病,却没有一位医生摸过他肚子,可见医生的态度和行为对病人的重要性。
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对医疗技术的过度使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就是高技术本身研发及审批成本很高,势必会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患者的身上。
韩启德指出:限制医疗技术发展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通过效价评估等方式限制医疗技术的准入,通过设立应用规范控制医疗技术的使用范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 Engl J Med:“坏胆固醇”克星再升级?新药Obicetrapib狂降近30%,心脏救星来了? (2025-05-13)
- eBioMedicine:科学家发现“抗炎新星”!TYK2抑制剂有望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2025-05-13)
- Cell Rep Med:新型癌症免疫疗法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25-05-13)
- Nat Neurosci:我国科学家针对人类大脑功能连接的寿命变化提出新的见解 (2025-05-13)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细胞·代谢》:心脑相连!华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2025-05-13)
- 真实临床应用证实瑞维鲁胺为内脏转移mHSPC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5-13)
- 锐正基因重磅产品和平台亮相2025 ASGCT年会 (2025-05-12)
- 西妥昔单抗β临床Ⅲ期研究发表Nature旗下高分期刊,国产EGFR抗体药物有望改写结直肠癌治疗格局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乳酸调节人类先天性免疫系统的训练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