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行业的洗牌将加速推进 |
![]() |
我国有关部门近期在酝酿出台鼓励制剂创新的支持政策。而即将出台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也将医药产业“升级”作为重点。在目前全球药物研发进入制剂创新时代之际,我国制剂创新业务亟须从研发到产品定价方面的政策支持,而国内众多同质化竞争的原料药企业也可能以此为契机,掀起“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的高潮,原料药行业的洗牌将加速推进。
相比较原料药业务,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多年发展对制剂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造成制剂工艺水平落后于国外,形成了我国“出口原料药、进口制剂”的贸易状态。
大量原料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毛利率也因同质化竞争被一再压缩,而毛利率较高的制剂却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也导致我国医药产业的利润水平大幅低于国外。
我国的原料药剂型研究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药典90版收载的剂型为31种,英国药典为36种,日本药局方(12版)也收载了27种,而中国药典90版仅收载了12种。通常国外一个原料药会有10种以上的制剂类型,而我国为3种左右,且多为进口品种。
我国创新制剂迟迟未能产业化的原因,除了医药政策对制剂创新的支持力度不足之外,我国医药企业也未能充分认识制剂开发的潜在商业价值和长期利益,未能进行充足的产业投入。
但实际上,剂型研究在拉动医药产业发展方面比原料药要有效得多。数据显示,医药工业产业链的核心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这三个环节在整个医药产业中所占利润比例分别为5%、10%、80%。因此,我国鼓励创新制剂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国产药和进口药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药品工艺和剂型,实际原料上的差异并不大。北京医药集团副总经理骆燮龙认为,事实上,创新制剂的研究开发尤其适合中国医药企业。例如,对已经上市的药品进行剂型改革,将其开发成服用方便、附加值较高的控缓释制剂,不失为新药开发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另外,对于即将超越专利保护期的药品而言,通过创新该原料药的制剂能够使药品重新获得市场和销量。如今全球有大量销售业绩辉煌的药品面临专利到期的问题,借此时机加强鼓励制剂创新,很可能为我国医药产业带来新活力。
不管是国务院日前披露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还是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都将提高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药发展提升到了首要位置。
创新药研发本身却遇到了阶段性困境。据了解,近年来全球医药产业的创新药研发都面临着“难产”的尴尬。近年来,国外开发一个新药的周期不断增加,开发风险越来越大,资金投入越来越多,成功的几率却越来越小。短期来看,我国医药企业尚难以在这方面与国际医药巨头竞争。
将希望寄托在创新药研发上很难成行,这意味着我国必须寻找更可行的方式来快速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创新制剂具有研发周期短、投资少、风险低,有效性、安全性有保障等优势,早在十年前,西方国家医药工业产业的发展中就明显体现了重视制剂的发展策略,如今可以说,全球的医药研发已经进入了制剂创新时代。
开发一个全新化学新药平均需耗资5-10亿美元,历时10-12年,而开发一个创新制剂只需5千万美元,平均只需3-4年。此,不少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开始将注意力转到对现有产品的新剂型开发上。除了性价比更高之外,很多已有的化学药、生物药由于溶解度低、稳定性差、递送困难等缺点,难以发挥临床最佳疗效,如果通过制剂创新使药品的传统医药剂型升级,则能规避上述缺点,大幅提升药物疗效。
在“十一五”期间,政策对制剂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例如在设立新药研发重大专项、为新药研发提供经费支持时,制剂创新并未纳入在内;在物价部门对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的定价中,创新制剂也很难同等享受类似独家中药的自主定价权。
一方面是研发支持不足,另一方面是终端定价支持不足,使得医药企业在制剂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医药企业期待这两方面的政策现状得到改观。
对于我国医药上市公司而言,尽管各个企业都多少拥有自己的优势品种,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而言医药制剂的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现代中药制剂的创新目前也只是在尝试中。因此,只有国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科研立项和资金支持,才能激发制药企业创制新药的热情。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基金委窦贤康主任:改善流动编制和兼聘人员监督管理,规范与依托单位、科研人员的“亲清”关系 (2025-04-19)
- 吃肉还是吃糖?《自然》子刊:操控食欲的神奇分子或能影响寿命 (2025-04-19)
-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2025-04-18)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告白乱象 (2025-04-18)
- 国度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贩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任务会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