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需及早预防警惕延误 |
![]() |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刘先生夫妇带着四年级的浩浩回到实验一小报到,大人孩子脸上都没看到开学的兴奋,把孩子安排妥当从学校出来,夫妇俩对采访人员叹了口气:“孩子以前学习可好了,都是年级里边前几名,怪我们太大意,不然早治疗他的儿童多动症,也不至于这样,成绩下降了,孩子开学都不开心。”
据孩子的妈妈罗女士对采访人员说,去年浩浩总是打邻居家的小伙伴,他们觉得孩子有些不对劲,便带到医院检查,确诊孩子得了多动症。“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情绪不稳定。”刘先生补充道:“老是嚷嚷着看电视,可是一会儿又吵着要出去玩。”夫妻俩以为孩子年龄大了,淘气了,就没太在意,直到去年浩浩跟邻居小胖玩耍时,把人家推到了小区的喷水池里,之后不断地闯祸。他们才意识到孩子莫不是得病了。到了儿童医院,确诊为多动症。专家说,多数的多动症孩子家长一开始总是不能确定孩子得了多动症,导致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此外,据报道,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5%~10%之间,国内调查在10%以上。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可是一旦孩子有如下这些症状,家长就要注意了: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书写潦草;还有的孩子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行为幼稚、怪僻,肢体抽动,或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教育也无济于事。这就是儿童多动症。而患病初期,最明显的就是孩子学习难以集中精力,学不进去,成绩明显下降。
对此,专家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症的俗称。其发病原因很多,属于儿童时期常见病。一旦确诊,家长也不必惊慌,要积极配合,对孩子进行治疗。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如心理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另外,对于心理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家长们都可以理解和接受,唯独药物治疗,由于人们既往对该病的治疗存在着种种误解,特别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导致许多患儿并未得到适当的治疗。研究发现,只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仅用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相反,如果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对孩子的伤害要比药物的副作用严重的多。如果多动症的症状明显,已影响其功能,就要考虑药物治疗,积极的药物治疗越早越好。
与此同时,针对对于儿童多动症药物干预,专家强调: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是基础治疗。否则会给康复训练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都不可偏废,要根据孩子情况来确定个体治疗与康复计划,应该在不同层面同时协作,以求治疗效果更好更快。

- 相关报道
-
- 国家疾控局:“五一”假期前后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2025-04-23)
- 谷雨节气将至 专家支招科学养生与疾病预防 (2025-04-21)
- 高尿酸痛风会引发肾病 应严格尿酸管理 (2025-04-21)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