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扩张药品制造产能成海王生物医药之选

扩张药品制造产能成海王生物医药之选

  作为一家近年来鲜有机构入驻的医药上市公司,海王生物近期定向增发14亿元扩张医药阳光配送业务的举动引起市场关注。据了解,医药阳光集中配送业务已成为公司医药商业物流体系实现快速发展的核心业务和主要利润增长点。同时,海王生物的医药制造能力也有望逐步提高。


  扩张药品制造产能


  近两年来海王生物在加强药品制造业务的同时,实现了保健品、食品的快速增长,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扩张药品、保健品的产能。 公开资料显示,海王生物近年来在保健品、食品生产领域快速增长,销售收入从2008年的1.0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87亿元,而且毛利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


  杭州海王是公司的保健品生产基地,针叶樱桃维C咀嚼片、天然VE软胶囊、芦荟软胶囊及牛初乳片等产品销量良好,目前的产能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药品方面,福州海王制药基地是海王生物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公司的大输液产品在福建省已经占到同类产品总份额的70%,产品供不应求。


  寄望阳光配送业务


  2010年,海王生物实现营业利润8366.35万元,比上年同期的亏损3781.86万元相对增长了12148.21万元;实现净利润4666.86万元,同比增长229.60%。其中,医药阳光集中配送已成为海王生物的主要增长点。在2月18日公司公布的定向增发方案中,有11亿元投向该业务。


  据了解,由于受到地方政府和医院的认可,海王生物布局多年的医药阳光配送业务在三线城市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公司医药商业销售收入已超过30亿元。业内人士介绍,海王生物的阳光配送业务解决了三线城市存在的医药采购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实现了政府、医院、医药生产企业、配送企业的多方共赢,并得到了多个地方政府和医院的支持。


  海王生物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医药商业流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0.89亿元,同比增长59.62%;毛利率7.36%,比上年提升0.24%。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在威海、菏泽、枣庄、南阳、孝感五地的医药商业年销售额将突破80亿元。


  阳光集中配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集约药品供应链流程,有助于降低药品的整体采购成本;同时,又确保医院用药的安全性,减少监管成本。目前,海王生物已形成鲁豫皖鄂大片区的区域竞争优势,2011年拟将阳光集中配送业务推广到10个以上城市。由于阳光配送业务需占用较多现金,此次募投资金到位后,可有效缓解公司财务压力,降低财务成本。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