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新药研发虽投入过高 其优势不断

新药研发虽投入过高 其优势不断

  6月17日,在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作了主题报告,对我国创新药物发展战略与现状进行了阐述。目前,很多跨国企业都面临新药研发投入过高、风险增大的窘境,动辄几十亿的投入难保不打水漂。反观中国,丰富的疾病资源和相对廉价的试验成本,令众多跨国企业垂涎,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国内制药企业坐拥这些优势,长久以来却难见好药面世,桑国卫院士也觉得惋惜。他认为,中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应抓住“十二五”发展契机,将我国的医药产业由大做强。

   
  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桑国卫说,当前加速生物医药科技发展,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很快就接近或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药品市场,而且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中国医药市场会越来越大。

   
  桑国卫认为,我国的创新药物研发以及医药市场发展,有利的因素包括经济持续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家对健康与新药创新研发投入增加等。而且中国的新药开发成本还比较低,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1/25左右。这主要因为我国新药研发过程中相关的费用比较低,特别是动物实验。此外,我国的疾病种类比较多,既有发达国家的疾病,又有发展中国家的疾病,而且病人数量比较多。总的来讲,我国需要的研发费用比国外要低。

   
  在创新药物过程中,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早期评价、早期淘汰。桑国卫认为,要淘汰就早淘汰,别到后期花了很多钱后才淘汰,所以早期就要用各种不同水平的细胞、因子、电离子通道的手术来评价药物的毒性,及早淘汰没有前景的候选药物。在各种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各个重要的研发平台都建立了筛选中心,可以筛选药物的毒性,安全药理学在创新药物中的价值与重要性越来越高。


  在新药临床试验中,现在出现了“0期试验”的概念,桑国卫说,这是促进新药尽早临床试验,减少资源的浪费。但是0期资源的特点是数量有限,“非常有限的人体暴露,低于产生药理学剂量的1%,没有治疗或诊断意图”。目前第一篇0期试验的文章是在2009年发表的。


  国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是出现固定剂量配比的复方,如萘普生和埃索美拉唑,大大减少胃溃疡的发生。此外,重视模型新药研发,可以大大加快药物的开发速度,降低成本,有利于计算首例人体试验的剂量,规范开发过程。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新药的投入越来越大,开发难度越来越高,成功率极低。


  他指出,在研发费用方面,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新药研发投入增加了近7倍,做一个新药差不多要8亿-10亿美金,真正能赚钱的药品只占30%。但是进入临床后,2期临床和3期临床的失败率比较高,像抗肿瘤药物即便进入3期临床,也只有5%能够进入市场,新药进入临床试验以后,仍然有80%遭淘汰的可能。但桑国卫认为,中国跟美国不一样,美国是“宽进严出”,进入临床试验比较方便,但是批准作为药品上市很难,而中国是“严进宽出”,进入了临床试验,很少有药物被药监部门淘汰。

   
  桑国卫说,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不同药物的着力点不同,化学药方面希望做多靶点、分支靶向药物;中药方面强调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做中药整体作用、多组分和复杂作用,以及多种库的建立,然后临床评价上要有符合中药临床特点的评价,最好是症后评价和西医评价都应用;生物药方面把重点放在靶向性的治疗方面。几个热点领域都在中国成立了不同联盟,端粒酶方面要做抗端粒酶的疫苗,重组蛋白的开发主要是延长它的作用时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