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坐诊医师织“围脖” “微博”成网上医生

坐诊医师织“围脖” “微博”成网上医生

  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网上寻人、网上募捐,现如今,互联网的触角无所不及,功能越来越强大。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不少网友还热衷于在各大门户网站的微博上寻医问药,“微博看病”日趋红火。据报道,浙江义乌市区不少医院的坐诊医师纷纷织起“围脖”,利用微博这一新平台为患者答疑解惑。


  在新浪、腾讯、搜狐等微博网站上搜索“义乌”、“医院”等关键词,就能搜索到义乌近30个医院或医生的微博账号。微博问诊节省了在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保护了个人隐私,给病人带来了方便。但同时,微博看病也存在着不少隐患,诸如“在线专家”、“在线医生”的身份难辨真假、医托陷阱密布。因此,网友在网上寻医的时应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然而,帖子的回复需要较多时间,咨询者没办法及时得到诊治意见。微博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微博刷新速度快,问诊后几分钟之内便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复;并且使用微博的人数众多,给出的意见较为全面,因此很快的得到了网友的喜爱,只要身体一有不舒服,就在网上花几分钟发一条微博,简要描述症状,以求得到“专业”的意见。

 
  在微博上问诊有很多的便利之处。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只要发一条微博,在几分钟内就能得到诊治意见,节省了到医院排长队挂号的时间,受到一些平时工作繁忙的患者的青睐;其次,可以保护那些不希望病症为人所知的患者的隐私;另外,发微博问诊还可以节省医药费用,免费解决一些简单症状的诊治工作。

   
  虽然在微博上问诊为患者和医生带来了不少便利,但网络终究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微博上的医生难辨真假、有些“医生”甚至不具备行医资格、某些不法“医托”趁机诈骗、出现问题不受法律保护等问题,都是网上问诊存在着的隐患。

   
  目前在各大门户网站上面开通微博并不需要审核个人信息,注册时不必经过任何认证就能以“妇产科医师”、“整形专家”等用户名开通微博。有些打着“专家”名号的人实际上可能医术水平很低劣,或者根本就不具备行医资格,然而为了增加粉丝数、进行自我宣传以扩大知名度,给在微博上问诊的患者照本宣科、胡乱看病,耽误了患者的病情。

   
  正是由于注册微博的医生不需要进行实名制资质认证,便给了一些“假医生”、推销药品的“医托”生存空间。据了解,这些骗子就是打着“在线专家”、“在线医生”的幌子,假装要给患者看病,借机推荐某种疗法及其所在的医疗机构,或者兜售自己的药品。

   
  微博看病实际上是代表着不同身份的网友,在虚拟空间中就身为“患者”一方的病情所进行的交流,在法律上并不构成医患关系。根据卫生部出台的《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的,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普通网站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诚然,微博并不满足条件,因此,微博看病后万一出现了问题,患者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