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IND审评大大提速 排队问题解决 |
![]() |
“申报量稳中有升,申报结构仍保持合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审评中心主任李国庆对上半年的申报和审评数据反映出来的药品研发情况表示满意,认为这种情况更加符合国际药品研发规律和趋势,体现出当前我国的药物研发与创新研究活动活跃而有序。 同时,李国庆介绍说,目前IND的审评大大提速,比法规规定的时间提前了大约20天。排队问题也基本解决,今年4月份报上来的IND,目前已经排进审评计划中,即将按程序展开审评。
在南京召开的2011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IND(新药临床研究申请)审评审批大大提速,排队问题已基本解决,药物研发与创新研究活动活跃而有序。 李国庆还披露了2011年上半年的有关审评数据:新申请3359个(按受理号计),同比增长10%;在新申报项目中,新药(含创新药)占38%左右,仿制药占52%左右,改剂型占10%左右;受理号与化合物比例由前几年的6∶1降到目前的2∶1。
从批准上市的药品看,有埃克替尼片、国产拉米夫定片、替加环素(进口)、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灭活疫苗(临床)等,分布于更多治疗领域,为临床医疗提供了更多新药和治疗手段,提高了公众对药品的可获得性。 此外,李国庆还透露了相关审评结论情况:今年上半年,审评中心送到SFDA进行审批的申请为1879件。新药申请批准率65.7%;仿制申请批准率73.6%;补充申请批准率66.6%;进口申请批准率69.9%;进口再注册批准率19.9%;复审纠错率18%。
鼓励药品研发创新是最近几年来在药品审评审批工作中十分注重的政策导向。而IND审评大大提速正是鼓励创新的突出表现。李国庆表示,审评速度大大提升,一方面是今年药品审评中心完成了内部机构改革,将创新药、仿制药分部门审评;同时,将IND审评列为首选项目任务,投入最多的审评资源,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在审评工作中体现对创新的支持和鼓励,并在保证审评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则是转变了IND审评的理念。
药品创新是一项高风险、长周期、高投入的活动,一般一个创新药品从立项到最终成功上市,需要10年甚至12年的时间。而临床试验是其中周期最长的一个环节。以前,业界一直对我国审评审批临床试验时间过长颇多诟病。有业内人士介绍说,美国IND审批的时间为30天,印度为40天,中国的法规规定的时间为60~90天,而在实际操作中,“一年多也很正常。”这大大延长了新药研发的周期。
李国庆表示,鼓励创新,加快对创新药的审评审批,最突出的是批临床试验这个环节。应尽快让符合要求的申请通过批准,尽早开展临床探索。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今年1月,药品审评中心在内部机构改革中,对中心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加大了同学科、同专业评审人员的沟通交流,并将仿制药和创新药评审分不同部门进行审评,由此,审评效率得以明显提高。

- 相关报道
-
- 《神经元》:复旦科学家发现自闭症新机制!左旋多巴或可让特定自闭症患者亚群获益 (2025-07-13)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