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生物医药发行上升 市场估值很疯狂

生物医药发行上升 市场估值很疯狂

  去年生物医药板块上市公司在创业板连续创下几个市盈率纪录的鼓舞下,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的信心一路走高,今年5月以前创业板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的平均发行PE已经超过66倍。“尽管比不上去年,但在我们看来,这个市场的估值还是很疯狂。”沃脉德资本资深董事总经理王健如是说。近年来医药行业备受资本追捧已是不争的事实。


  招商证券资料显示,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中,PE、VC投资医药健康的项目数量分别为110起和312起,在与其他各行业的投资总额对比中分列第三名与第四名。而从资金额上看,2010年国内医药并购市场共完成41起并购交易,披露金额的36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7.28亿美元。而在二级市场,2010年医药行业增添35家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几百亿元。如果加上PE、VC的投资及信贷资金的跟进,粗略计算,医药行业一年内就新增了上千亿元的资金。


  然而,过分的追捧让不少企业感到喜忧参半。其中一枚“苦果”是,过高的PE让业内企业感到收购乏力,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7月30日在中国医药资本年会上表示,非上市公司PE值已普遍高于上市公司。
 

  在上海医药副总裁葛剑秋看来,非上市公司PE值较高原因有二,其一是上市公司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市场,透明度较高使得其估值相对理智;其二则是PE团队越来越庞大,非上市公司作为拟上市资源有其潜在价值,因此估值较高。
 

  不过,即便是在相对透明的二级市场,创业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估值仍显疯狂。“投资人看好的是未来,而未来是最难以判断的。一种常见的盲目是,根据过去几年的发展就断定,行业的高速发展没有限制。”王健说。
 

  招商证券资料显示,在全球制药企业集中的多个国家,制药指数相对大盘已呈现显著的折价。日本从2009年底开始,折价率一直处于100%的惨淡境地;美国则还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折价率在40%左右徘徊;印度自实施基层医疗体系和政策降价以来,去年开始亦陷入70%左右的折价深渊。而近两年来,中国的制药板块则一直在50%的溢价水平上下波动。
 

  尽管受益于政府财政的持续投资,但医药行业今年的基本面并不理想,从国家发改委1-5月的医药行业运行数据来看,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74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9%,利润总额完成542亿元,同比增长18.5%。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