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合作开发仿制药成“关键” |
![]() |
随着原研药专利的集体到期,在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面前,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开发仿制药成为重要战术。显然,外企要的是保持利润额、国内企业要的则是技术和首仿利润。在中国仿制药市场潜力巨大、本土企业国际化积极推进的双重动力之下,合资潮行动如“钱塘潮”此起彼伏。
9月6日,复星医药在上海宣布,与瑞士龙沙集团在浦东张江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中国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壁垒的药物。据悉,双方首期投资额达1亿元,将聚焦仿制药领域,初期推出的品种主要瞄准肿瘤、感染以及心血管等治疗领域。这是本年度继辉瑞与海正、默沙东与先声携手后的第3起大型合资案,而彼此的目标相当一致,就是争夺前景诱人的中国仿制药市场。
据了解,在此次合作中,龙沙仍然是原料药供应商,而复星则负责制剂生产和市场销售。双方将把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开发、生产及仿制方面的资源投入到合资公司。龙沙擅长API开发、生产方面及国际质量标准方面的控制,并可以提供国际科研专家网络。此前,其与以色列著名仿制药企业梯瓦公司(Teva)也有仿制药方面的合作,而复星则会将其在制剂方面的专长以及在国内市场上强大的覆盖网络带给新公司。
对于中国医药市场的美好预期已成业内共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新医改,中国医药市场将迎来“黄金十年”。“未来10年,在美、欧、日等药品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药品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9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认为。同时,未来5年,全球药品专利到期高峰来临,有销售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将在2011-2015年到期,这被视为重大的机遇。
在中国市场前景美好的诱惑面前,仿制药领域的布局与争夺无疑将高潮迭起,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合资成为重要战术,而合作的关键词仍然是非专利药与国内市场。而在这个过程中,跨国企业的品牌与技术、本土企业的销售网络与市场资源成为彼此谈判的重要砝码。“上一轮跨国制药企业在原研药专利集体到期的时候,这种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开发仿制药的模式在印度上演过,这轮在中国上演的痕迹非常明显。显然,外企要的是持续保持利润额、国内企业要的则是技术和首仿利润。”北京时代方略公司的研究人士认为。
今年上半年,辉瑞与海正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投资总额约为2.95亿美元。合作生产高质量的药物、通过全球的销售和营销平台实现有关药物更广泛的商业化,以及研究和开发专利到期药物。海正与辉瑞的合作被业界视为双赢,因为其主要针对的是国内制剂市场而非国际市场。在本次合作中,令辉瑞满意的是海正丰富的国内制剂批文、产品梯队以及国内销售队伍;而海正则看中辉瑞强大的国际品牌优势、专利产品以及营销能力。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