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唯低价中标办法已经“急刹车”

唯低价中标办法已经“急刹车”

  “备受诟病的唯低价中标办法已踩急刹车,“原定统一定价的41个药品品种已敲定,其中涉及的具体品种和厂家也已基本锁定,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这些品种的平均生产成本价。”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行业研究员干荣富向采访人员表示,原定的41个品种数量不变,并非像外界所说的“缩水”了,“此前提到的41个品种,其中31个是基本药物,另有10个是独家生产、单独定价的中成药。”

   
  自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在药品生产企业调研时提出将对基本药物进行统一定价后,业内对此高度关注。卫生部规划财务司有关领导曾向采访人员表示,统一定价将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另有知情者透露,统一定价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有仿制药、没有原研药的,以仿制药的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按照药品统一名称制定统一价格;有原研药、没有仿制药的,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公布最高零售价格;有原研药、也有仿制药的,按照社会平均成本,并考虑原研药的市场份额制定统一价格。“能列入统一定价的品种,都是一些使用广泛、市场评价高的产品。”干荣富如是表示。

   
  据悉,41个品种中,约有六七种是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唑林等,另有不少是独家生产的中成药品种。“单独定价与最高零售价是两个概念。原来单独定价的独家品种在实行统一定价后,价格或会有所下降,但由于其独家占有市场,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干荣富说。


  “我非常赞成对基本药物实行统一定价。”干荣富表示,原来一些地方在药品招标中唯低价是取的做法很危险,药品质量难以保证,所以发改委决定对基药实行统一定价,“如果统一定价的趋势能持续下去,对全部基药都进行统一定价,各地也不要中标价格,那么,企业就会比拼药品质量和服务。这对一些小企业也许是利空,但对品牌药绝对是利好,有利于品牌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老百姓吃到放心药。”


  据采访人员了解,在各地的基药招标中,一些品牌药企业已经拿出部分非主打品种,以较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来进行抢标。干荣富认为:“这是品牌企业的一种战略意图,因为基药不是他们的主打品种,所以价格虽然无利可图,但能抢占市场,企业可通过其他产品来弥补这一块的利润缺失。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知名国企和一些合资企业都已经在行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