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加入最低价“抢标”行列 |
![]() |
“安徽模式”推进一年后,原本对最低价中标嗤之以鼻的大型抗生素生产企业一改过去的市场策略,将部分品牌产品也加入到全国最低价“抢标”行列。很显然,这是企业以利润谋市场。然而,其具体策略和思路如何?是招标政策之下的被动为之,还是从扩大产能开始就铺设的争霸路线?
业内都还记得,此前安徽的基本药物招标,就曾因为大部分品牌抗生素企业提交的价格未能比一些小企业更低而无法中标,事后这些品牌企业大为不满,有企业认为,安徽的中标价已跌破成本价,企业根本无法操作;甚至有企业表示或放弃基药的生产。然而,安徽招标之后的半年内,这些原本“无法生产”的品牌企业的产品却以比安徽“低于成本价”还低的价格在全国中标。
“没有哪家企业会鲁莽到‘卖一片亏一片’的时候还会继续做下去。”这是九州通集团业务总裁耿鸿武对此现象的第一反应。他认为,这是企业和国家政策博弈的必然结果。“‘安徽模式’已经基本推广至全国,基本药物低毛利时代已成必然。”耿鸿武说,如果一旦不生产该产品,仅仅是维护车间运转和员工工资就将是一个很沉重的包袱,且不论其中标价格是否低于成本价,除非关闭这条生产线。
然而不仅如此。“这些大鳄正在下一盘大棋。”有分析人士把品牌企业的发展策略说得玄乎其玄,认为这些抗生素企业龙头招投标策略的转变,并不仅仅是对当下基药招标政策的妥协,更多的可能性是对未来政策和基药市场的豪赌。
一方面,如果暂时能够牺牲产品利润来霸占市场,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持续推进,品牌企业将成为最后的胜者。比如,华北制药在投资成立华民公司时,就曾提出“3年不要利润”的发展战略,如果最终能够实现对市场的占领,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也非常划算。
另一方面,企业赌的是部分基本药物产品统一定价政策的走向。按照之前的思路,部分用量大的基药品种将推行统一定价。专家预测,如果实施统一定价,很可能采用“三统一”的模式,而定点生产有可能以占有市场份额作为重要的评判指标,那么,大型企业此前投入巨资的扩产行动,以及目前在全国范围低价投标的策略就很容易理解了。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