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企“遭劫” 欧债为“罪魁” |
![]() |
“虽然生物医药科技行业的总体业绩在2010年有所改善,但是存在于大型、较成熟公司和新兴、初创公司间的资金鸿沟不断扩大,后者持续面临融资困境。”安永全球生物医药科技行业主管GlenGiovannetti在安永主办的《超越边界:2011年全球生物医药科技行业报告》发布会上说。
尽管全球生物科技行业在2010年呈现出稳健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连续两年实现全行业总盈利,但用于研究和开发的基金变得越来越稀缺,尤其是对于行业中占绝大多数比例、尚处于商业化前期的公司。据安永亚太区及中国区生命科学业务主管张羿轩介绍:“这些公司对于资金需求甚殷,以支持完成其往往延续数年的药品开发。这一趋势给生物科技公司的传统运作模式带来压力,在未来有可能改变这类公司对研发的投入方式。”
面对欧债危机下的融资困境,GlenGiovannetti建议:“生物科技公司需要创造性地适应当前的环境:提高对可用资金的利用,并且在药品开发过程中尽可能早地向投资者、购买者和监管机构展示其产品的潜在价值。” 经过金融海啸之后,很多生物医药企业的业绩都出现了好转。2010年,加拿大、欧洲和美国公司共募集资金25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金融危机前4年募集资金的平均值。
不少大企业对研发有了新的想法联盟,但非前期支付。根据安永的统计,战略联盟的潜在价值保持强健,总价值高于400亿美元。然而,联盟伙伴给予生物科技公司的预付款降至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降低百分之三十七。此外,大企业对于生物公司的并购也因为欧债危机而有所放缓,涉及欧美生物科技公司的兼并收购从2009年的58例锐减到2010年的45例,而这些财务交易的总价值保持相对平稳。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可用资本减少还不是最坏的消息。它们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寻找和开发药品的时间更加冗长、成本更高、风险更大。而药品的审批数量降至历史低位。与此同时,在药业公司已经实施临床试验之后,监管者要求它们提供额外数据的现象更加普遍,这又增加了药品开发的时间、成本以及风险。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医学》:运动是改善疾病的“通解”!临床试验证实,对于身患两种及以上共病的成年人而言,运动有益,可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08)
- 国内“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细胞治疗,脐带血免疫细胞治疗迎来新机遇 (2025-07-07)
- 告别乙肝,全球首个针对慢性乙肝的细胞治疗产品SCG101V获批临床 (2025-07-07)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7)
-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辰院士一行莅临东诚药业调研交流 (2025-07-07)
- EIZO艺卓正式推出数字病理专业系列显示器 (2025-07-07)
- 腾盛博药宣布与健康元集团就BRII-693的大中华区权益达成许可协议 (2025-07-07)
- 康缘药业×胜普泽泰战略合作结硕果:AI赋能研发提速,KYS2301凝胶IND申报成功 (2025-07-07)
- 中国首个: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获批,半年降低痛风复发风险87%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