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的文化和发展“迅速蔓延” |
![]() |
11月1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进展,研究部署“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华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主持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炼作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报告。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和延伸,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知识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围绕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要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认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研究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自身规律,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实质和核心价值观。
二是科学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并认真组织实施。正确处理中医药文化与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学术等工作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发扬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是加紧培养中医药文化专业人员,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思想作风过硬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专业队伍,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人民群众喜爱、在行业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名家大师。
四是拓展思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文化资源,搭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部门合作、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平台,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
五是结合中医药医、教、研、产等业务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等活动,创新形式、灵活多样、注重效果,真正做到大众化、普及化。
六是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等机构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从理念宗旨、制度体系、行为规范和形象环境等不同层面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的特色。
七是继续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体制改革,协调好产业和事业发展的关系,创作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文化产品,丰富中医药文化市场,实现产业与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快构建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中医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做好以上工作,王国强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站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局战略高度,研判并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发展态势,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深刻理解《若干意见》关于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把局党组提出的“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中医药工作的实践当中,围绕发展繁荣中医药文化的重点任务,制订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
第二,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认真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加以提炼和升华,形成一些有指导性、可借鉴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建立完善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要注重研究文化建设与中医药医、教、研、产工作有效结合的机制和方法,把中医药机构建设作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医药机构的基本建设、诊疗流程、教学环节、产品研发、科普宣传等各方面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真正做到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共同发展。
第三,真抓实干,注重效果。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广泛开展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充分展示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面向群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创作研发一批科学实用、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中医药文化产品,把中医药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进一步规范中医药文化市场,逐步建立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坚决抵制文化垃圾,杜绝假中医之名、行欺骗之实的现象。
第四,恪守医德,传承创新。要特别注重在广大医务人员和中医药工作者中大力宣传弘扬“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为代表的历代医家倡导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中医不仅仅是治病的医术,而且还是治人的医道,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赋予“大医精诚”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新意境。要深入研究探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内容和方法,尊重生命、精勤仁术、恪守医道、传承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医特点、行业特征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要大力弘扬中医药系统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高尚的情操感染人,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基金委窦贤康主任:改善流动编制和兼聘人员监督管理,规范与依托单位、科研人员的“亲清”关系 (2025-04-19)
- 吃肉还是吃糖?《自然》子刊:操控食欲的神奇分子或能影响寿命 (2025-04-19)
-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2025-04-18)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告白乱象 (2025-04-18)
- 国度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贩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任务会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