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房“重返”医院是否因利益难断

药房“重返”医院是否因利益难断

  以推行“医药分开”工作闻名的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安徽省芜湖,“医改”又有新动作:芜湖市属8家公立医院的药剂科由“药管中心”重新划归原各医院管理。芜湖自今年10月起在全市所有医疗机构推行药品零加成销售,把县级公立医院用药也纳入统一配送管理。同时把药管中心的名称由“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改为“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中心”,探索全市大型医用设备统一管理的新模式。
   

  芜湖市卫生局局长韩肃对采访人员表示,把药剂科划归各医院,首要的考虑就是让医院提供更好的药事服务。自2008年1月1日起,8家公立医院药剂科106名工作人员的人事和工资关系都调到了药管中心;医院则成立“药品调配中心”,管理门诊药房、病区药房和药库,药品收入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据了解,药剂科划归药管中心后,芜湖二院还是保留了“临床药学室”,并招聘了3名药剂师。但相比原来药剂科41名工作人员,人手远远不够。改革后绩效福利的调整,使部分医院药剂人员收入水平下降,这是“药房回归”的另一个原因。药管中心主任冯英告诉采访人员,8家公立医院药剂人员的工资关系转入药管中心后,其绩效工资参考原医院的级别和平均绩效发放,但相互之间差别不大,一些来自效益较好医院的药剂人员,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医药分开改革后,芜湖市属8家公立医院的药品销售加成比例由15%下降为10%,加上集中采购使药品降价,三年累计降低患者药费负担1.6亿多元。看得见的数字促使芜湖市扩大改革,自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药品零加成销售,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都被包括其中。

   
  芜湖市药管中心的数字显示,三年来8家市属公立医院的年药品采购量已从2亿元增长到5亿元,如果取消目前10%的药品加成,医院的药品收入将减少5000万元。再算上芜湖市辖四县的县级公立医院,需要补偿的数目更大。
 

  采访人员获悉的一份上呈国家发改委的汇报材料显示,芜湖决定借鉴上海闵行区重塑药品现代流通方式,通过与供应商链接的物流管理体系再造,产生增值服务费约15%-20%,补偿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损失。据悉,芜湖在药品集中采购中锁定了三家供应商,分别为8家医院分属的三家医疗集团服务,稳定可观的采购量和2个月的快速回款等条件,使配送商愿意让利。药管中心的人士透露,配送商已承诺让利20%。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