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终端“脾气大”谁能“制服”

医药终端“脾气大”谁能“制服”

  难缠的终端商往往让医药代表倍感其苦:一是增加机会成本。面对很多需要谈判的终端商,医药代表即使已经尽量安排了时间,也可能会顾此失彼。虽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有时可能“鱼”和“熊掌”都得不到。二是增加经济成本。在谈判过程中,伴随着资源的投入,成本费用也相应产生,比如差旅费、会务费等。此外,难缠终端还经常大摆“迷魂阵”,“设套”让人钻,医药代表当然不会这么容易上套,结果,谈判僵局出现了。


  此时,即便终端商不主动化干戈为玉帛,医药代表也要想办法解开“疙瘩”,关键是如何拆招与还招。起初,他和一家新开业的大型药店采购业务员初次谈得很好,产品准备进店销售。第一次沟通算是意向和务虚,赵先生想尽快把合作落实下来。然而,第二次刚一见面,赵先生便挨了一记“闷棍”。采购业务员告诉他:“我们与其他2家企业合作了,同类产品有这2个品牌足够了。”赵先生不甘心,告诉该采购员:“我给你更优惠的条件。”

   
  终端商的反复无常可能缘于4种原因:一是终端商并无真正的需求或眼前现实的需求,与医药代表接触、谈判只是为了了解信息,为将来“备用”。二是在谈判过程中,医药代表的每一次让步都没有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幅度,让终端商感觉代表提供的条件始终有水分。三是谈判对手属于冲动型终端商,其反复无常很可能是性格使然,比如性急、心直口快、心浮气躁、善变,常因一时冲动而下决定。


  面对这类终端商,医药代表要心平气和地观察并判断其心理反应。四是终端商缺乏诚信,属于无赖型终端商。这类终端商不遵守承诺,缺乏时间观念,常常出尔反尔。任何人都不会跟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交往,所以这类终端商也难以获得成功。针对这种善变型终端商,医药代表必须趁热打铁,速战速决,快速把结果落实到书面上,白纸黑字,对方就不好再变化了,即使变化也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否则,随着时间推移,终端商必生是非。  
   
  很多终端商的谈判代表既想在公司里出业绩,又想借业务合作之机捞点油水。大终端商采购往往有“潜规则”。终端商和医药代表公开讨论的要求和条件往往符合终端商利益,但还有些要求不便公开讨论,这些要求不一定是牟取个人私利,还表现为巩固工作职位、建立工作业绩的欲望等。千万不要忽视“潜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宗交易中,隐性动机(“潜规则”)可以发挥60%的作用,而基于公司需求的动机往往不超过40%。

   
  终端商高傲自大、刚愎自用似乎可以给医药代表来一个下马威,但这并不是一种优势,反而是谈判大忌,所谓“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最理想的谈判性格应当是不屈不挠、刚柔并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谈判状态。此类终端商通常有4种表现:一是终端商动不动就不谈了,让医药代表的领导出面,或要求见供应商的领导;二是在洽谈过程中,终端商不认真倾听,往往中途打断,甚至不断否定;三是过分固执自信,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四是在谈判过程中,经常会“撂挑子”或以“退场”相威胁。


  终端商如此行事,既可能是个人性情的真实流露,也可能是为谈判需要做出的伪装。终端商的策略性高傲往往隐含的谈判意图是:形成强势的心理震慑,降低医药代表的自信,干扰谈判思路,以气势引导谈判形势,进而争取最有利的条件。对于这种情况,医药代表可以考虑这样拆招:第一招“躲避”,此招的成功几率可能只有30%。因为终端商的“强势出击”就是为了求得回应,躲避可能使其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最终使谈判无果而终。第二招“还击”,以牙还牙,强势碰撞,但这容易导致谈判僵局。


  因此,要冷静,不可在对方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丧失理智,互相叫板,以至出现尴尬和僵局。第三招是“顺应”,迎合终端商的心理,在给其戴高帽的同时,巧妙周旋,此招只适合因终端商个人性情表现出的高傲。第四招是“消耗战”,当终端商以各种方式表现其居高临下、先声夺人的挑战姿态时,要耗费其斗志和精力,让其疲劳。这种疲劳战术可以让趾高气扬的谈判者因疲劳而生厌,逐渐磨去其锐气,扭转不利和被动的谈判局面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