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国医疗产业需“顶天立地”

中国医疗产业需“顶天立地”

  “目前绝大部分的医院在购买医疗器械设备时都会把国产设备拒之门外,取而代之的则是美国通用、飞利浦、西门子等国外大品牌,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老百姓的看病成本”。面对这一现象,在英国牛津大学有过8年研究生涯的归国博士崔崤?,深表担忧。“我希望中国的老百姓都能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这是崔崤?的肺腑之言。

 

  然而,目前中国卫生部在医疗装备方面的投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都被国外产品所占有,仅有少部分的被一些国产的低端医疗器械所占有。如何打破国外医疗器械在国内的垄断局面,把老百姓的看病成本降下来是每一个中国人所期待看到的。这就要求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要求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面向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最前沿;立地,就是要把成本降下来,面向老百姓,服务国内市场”。

 

  怀揣着这样一个梦想,2010年崔崤?博士放弃了在英国牛津大学的高薪职位,加入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筹)(简称苏州医工所)。她表示,苏州医工所作为国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唯一的一家研究所,专门致力于医疗器械产业方面的研究,给她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平台。

 

  正如苏州医工所宣明所长一直强调的:“引领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科技前沿,开展自主创新研究,显著解决国内医疗器械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打造低成本医疗器械是才是苏州医工所的建园理念。”崔崤?博士的想法与苏州医工所的定位和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心血管疾病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血管内超声已成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影像手段,被认为是血管检查的新“金标准”。

 

  研制开发性能和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水平的血管内超声成像设备,弥补国内空白。该设备的成功研制将替代进口的仪器产品,达到降低医疗器械成本,普惠大众的目的。目前,在苏州医工所和崔崤?博士一样,从海外归国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不计其数。崔崤?坦言,吸引他们回国创业的不仅是中科院这块“金字招牌”,也不仅仅是看重政府对人才引进的各项优厚待遇,而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