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改为“引子”建立乡医培养制度 |
![]() |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地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大力推进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的5大改革。但是,从目前基层改革的实际看,乡村医生队伍人员不足、年龄老化、后继乏人,已经成为推进医改的一大瓶颈,直接影响着医改的进程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
人员严重不足,以江苏省医改试点县金湖县为例,全县11个镇(中心)卫生院核定编制426人,实际只有259人,空编167人;总共只有卫技人员223人,平均每个镇仅有20人,导致一人兼几职、忙几科、顶几班。有的卫生院因为缺少妇产科医生,已无法设立产科接产。全县118个村(居)委员会,25万多农业人口,仅有在岗村医391人,其中还有50多人被借用到镇(中心)卫生院。
实际上平均一个村不到3名村医,却要负担几平方公里、两三千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尽管电话、交通十分方便,但一些老、弱、病、残、孕的农民想量个体温、测个血压仍比较困难。年龄严重老化 在岗乡村医生中,50岁以上156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九点九;其中男60岁以上有8人,女55岁以上有4人。且这些村医都是“赤脚医生”出身,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
缺乏培养机制,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中至今没有专门培养乡村医生的专业,再加上待遇不落实,养老无保障,以致乡村医生队伍出现断层。近几年,虽然省里安排了一批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到卫生院校定向培养的名额,招录了一些学生,但还是存在招生难、门槛高、“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问题。尤其是这些学生能不能学业有成,可不可以取得执业资质,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使用,也存在很多未知。
乡村医生处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最前沿,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保基本、强基层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尽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已经给予他们一些地位和一定补助,并落实了养老保险,但其重视程度与保基本、强基层的要求还远远不相匹配,具体表现在人员性质尚未界定、工作职责不太明确、基本待遇落实不到位等方面。
有关部门应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为农民服务。要像培养大学生村官那样,出台政策措施,培养乡村医生,而且政策应当比大学生村官更宽松、更优惠。让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不仅愿意到农村来,而且也能在农村安心工作,有所成就。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基金委窦贤康主任:改善流动编制和兼聘人员监督管理,规范与依托单位、科研人员的“亲清”关系 (2025-04-19)
- 吃肉还是吃糖?《自然》子刊:操控食欲的神奇分子或能影响寿命 (2025-04-19)
-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2025-04-18)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告白乱象 (2025-04-18)
- 国度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贩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任务会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