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营销 健康发展将“不容置疑” |
![]() |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营销市场迅速膨胀,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带动全球市场增加的主要区域。今后几年,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活跃,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使中国成为了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
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医疗器械发展迅速。近几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20.81%。2006年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27.71亿元,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47.95亿元,同比增长28.11%,其中高端医疗器械销售额已达100亿元,平均每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
同时,新医改也明确指出,国家将逐年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随着医疗器械企业进一步深挖“下乡+社区”市场,以及在不断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的态势下,医疗器械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二、三线的县城、乡镇的基层医疗机构将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重中之重,包括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随着这些地区消费实力的增长,以后国家医改投入的不断增大,区县的增长空间将相当广阔。
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医疗器械市场背后却暗藏隐忧,与中国制药工业类似,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也存在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实际上,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坎较高,而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虽然数量比较多,但多数都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寻求生存,或是为国外企业提供零配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不足1/3,产品在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上与国外企业有一定差距。
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在高端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医疗器械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面对如此广阔的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尽管国内有着如此众多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却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医疗设备,中国每年都要花费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而国内近70%的医疗器械市场也已经被国外公司瓜分。
中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在今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上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医疗器械营销装备项目的投入力度,以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设备配备,加强疾病控制机构、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并配备必要设备,以及完善农村急救体系和逐步增加救护车和必要急救设备。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设备配置、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的设备建设也被纳入考虑范围。
同时,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孟建国在会上表示,扶持医疗器械产业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今后5年,中国县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影像设备、检验设备以及信息化产品的需求量将暴增,“新医改大力投入基层医疗机构,今年国家将对每个县医院投资250万元,每个中医院则投资200万元。”目前中国拥有180多万个自然村、近42万个乡镇级政府。此外,新医改带动民营医院市场,又会给医疗器械市场带来商机。
据工信部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大力提升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精准化和网络化,推动国产医疗器械发展,下一步还有望在医疗设备领域实现再制造。另据科技部人士透露,此次《专项规划》对高中低端医疗器械各有扶持。基层医疗涉及的重点基础装备有10类,并有望推广适合国情的质优价廉的超声彩超类设备;在高端产品领域重点解决高值耗材问题,并争取实现定价权;医疗器械服务业务将得到支持。

- 相关报道
-
- Cell: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策略实现了蛋白质的快速高效进化 (2025-07-29)
- 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2025-07-29)
- 2025年7月Cell期刊精华 (2025-07-29)
- Cell:告别“单兵作战”!SPIDR技术开启“联合作战”新纪元,一次实验看清数十种RNA调控蛋白的“社交网络” (2025-07-29)
- Nature:中国学者开发基因编辑蚊子,有望终结疟疾传播 (2025-07-29)
- 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揭示蛋白质稳定性规则,有望推进蛋白质工程变革 (2025-07-29)
- 屡获殊荣: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项目荣获《南方周末》2025年度ESG创新案例奖 (2025-07-28)
- 一滴血测早期食管癌!Adv Sci:新型生物芯片结合AI,9种囊泡蛋白助诊断准确率超90% (2025-07-28)
- Science:利用新开发的谱系追踪工具绘制肿瘤细胞的历史和位置,从而揭示其生长模式 (2025-07-28)
- Cell:新研究确定了世界上首个有望预防危及生命的HTLV-1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2025-07-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