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专家表示:“三不分”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_医药资讯

专家表示:“三不分”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_医药资讯

在9月5日召开的“2005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务院研究室一位权威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着“三不分”的深层次问题,政府应该通过总体设计,形成既符合公众利益又符合市场化改革取向的机制。这“三不分”简单地说,就是公益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分,医药不分和管办不分。 2004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多达30万家左右,这些机构绝大多数都是公立医院、即公益性的医疗机构,但是在投入补偿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它们在经营上又一致追逐利润,具有明显的趋利性。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的普遍现象是医药不分,虽然有些城市开始了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试点,但是真正做到医药分离、改变长期的“以药补医”传统将有一个较长的、复杂的过程。我国药品销售的主渠道不是零售药房,而是医院,80%的药品销售是通过医院发出的,而医院50-60%的利润来源是依靠药品销售来支撑,这直接为大处方等不良行为提供了土壤。 许多地方的卫生行政部门还是以国有医院“总院长”自居,这种管办不分的现象,使得政府部门应有的规范、监管职能受到弱化。 要将“三不分”变成“三分开”,这位专家指出,将公益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分离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应尽快制定划分标准,对这些挑选出来的公益性医疗机构进行全额投入,使它们能够真正承担起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健的职能,而不是以创收为目的。对具备市场化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产权改革的多种形式,促使其商业化,开展特需等高端服务,适应多元化的就医需求。 医药分开关键要解决医院如何在没有药品收入来源的条件下、保证其生存和合理发展。为此,在国家逐步实行医药分离的过程中,广大医疗机构要提高药品采购的集中度和透明度,提高服务性收入,降低药品收入,进一步调整收费结构、规范收费项目。 管办分离则是指政府部门要切实做好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规划、流程、规则、标准设置和总量控制,而不是具体影响医院的运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确定基本医疗服务框架的前提下,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展积极的医疗质量和费用监测,既确保低收入群体能看得起病,又能使有更高经济能力的群体获得“好医好药”。 “2005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