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农村基药市场供给能力明显不足

农村基药市场供给能力明显不足

  “基本药物目录无法满足用药需求,病人流失严重;零差率制度使卫生室收入锐减,基药市场财政补偿资金不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新医改背景下的村医生存与工作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于去年9月通过互联网开展了一项“中国乡村医生生存状况调查”。


  调研报告反映,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村医学历结构偏低,绝大部分为中专学历高达71.93%,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5%;性别结构失衡,女性村医仅占8.35%;村医对现状不满意,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96.04%的受访者对目前从事的村医工作均表示很不满意;其中,准备彻底转行的村医占45.37%,准备进正规医院的占9.94%,剩下的40.73%表示虽然不满意,但因目前没有其他合适的工作,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仅1.45%受访者表示对村医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在本轮医改中,农村基药市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被认为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而网底的主要构成基石正是这些乡村医生。上述研讨会上,村医代表们异口同声地表示,目前村医收入正在下降,而工作强度却在上升。收入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基本药物制度,另外一个原因是新农合的报销机制。据了解,新医改之前,村医的收入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药品利润、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贴(主要是公共卫生财政拨款)。其中药品加价收入是村卫生室收入的主要来源,高者可占其年收入的80%以上。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管理的若干意见》(卫办农卫发【2005】243号)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所发生的医药费用,经审核符合规定的,应按时全额给付”。而据村基药市场反映,目前村卫生室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占到工作总量的50%以上,但是在补贴中只占10%~40%,即使这些也很难正常足额发放。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