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国胶囊之乡”的新昌深陷药品困境

“中国胶囊之乡”的新昌深陷药品困境

  谁也想不到,前阵子疑点重重的工业明胶被食用风波,最后会落实在药品身上。据悉,截至17日上午8时,随着媒体的曝光,一场不小的信誉危机直击素有“中国胶囊生产之乡”之称的新昌县儒岙镇。而受伤的,不仅有广大消费者,也有当地很多遵纪守法的企业和员工,人们或许在思考:违法经营终是害人害己。


  儒岙镇,是浙东地区新昌县南部天姥山麓的一个边缘小镇,距县城约20公里,总人口不足3万。直接和间接从事胶囊产业的人员就有近万人。全国药用胶囊三分之一来自新昌,而新昌除了一两家胶囊生产企业外,其余都集中在该镇,年产胶囊一千亿粒左右。这个群山环抱的小镇成了全国闻名的“胶囊之乡”。官方数字显示,该镇胶囊企业从整治前的327家,锐减至2003年底的32家企业。如今,新昌县工商管理局数据显示,新昌县现从事胶囊生产的企业为43家。


  据了解,2010版《中国药典》明确规定,药用胶囊出厂须检铬的含量,而在卓康、华星胶囊厂,连检测胶囊铬含量的设备都没有。《中国药典》还规定,药品辅料的安全归药监部门监管,同时监管部门应不定期组织人员抽查。新昌县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不解:“据我所知,药监部门每月会到各企业检查,甚至不定期抽查产品是否合格,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事呢?”


  而当地胶囊生产人士道出原委,有关部门会随时进行检查,但有的企业会另设原料、产品仓库,轻而易举地逃过监管。“政府监管部门的那套做法早被企业摸透了。”新昌县药监局副局长孔定洪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早前经过整顿,无证的企业基本都已关闭,但有些企业道德诚信缺失,导致现在情况的发生。他承认监管部门存在漏洞,需要反思。他表示,今后除了常规检查,还将另谋高招,对企业“不择手段”检查,增加查处力度。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