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国内外机构介入中药市场带来企业发展机遇

国内外机构介入中药市场带来企业发展机遇

  中药如今已到了十分尴尬的处境:尽管我国的中药产值在世界植物药比重中仍占有较大的优势,但目前的出口情况不容乐观。中药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四处围剿堵截的窘境,主要因为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能涵盖中西药的药检标准。


  因此从根本上堵住了中药走出国门的路;国际市场上,各国传统药物管理规范和文化差异造成了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高门槛。另外,中药材与中成药的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长期“纠缠不清”,也给中药出口蒙上了阴影。


  在中药出口上,多头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关主管部门政策出台互不配套,甚至相互制约,无形中给中药出口设置了“重重障碍”。据对中药类海关编码商品进行的统计,平均每个中药商品的出口都需要办两到三个证,而且手续繁杂,费用昂贵,令不少中药企业“望而却步”:宁愿在国内市场漫步,也不想走出国门“打天下”。


  制定中成药包装材料、结构、容量、标志、说明书乃至封装方法的系列标准,使中成药包装既符合国际规范又具民族特点。我国的一些中药企业往往有重内在质量、轻包装质量的倾向,由于包装问题而导致好药卖不出好价钱的事情屡有发生,前几年甚至发生外商要求去掉进口无包装的“赤膊”人参的事情。由此可见,中药包装国际化非同小可。


  据悉,一些跨国企业和机构正在全球开展传统药筛选工作,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每年从全球25个国家收集近4500种植物及其提取物进行药物研究。国内外许多机构和投资者纷纷寻求机会介入传统中药市场,为我国中药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良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