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打破洋货格局实现自我突破 |
![]() |
国产医疗器械为什么不能真正的占领国内市场,实现自我突破呢?国产医疗器械在抱怨洋货围堵的同时应该考虑的是自身技术的缺乏问题,那么国产医疗器械如何打破洋货格局实现自我突破呢?
在国内的医疗器械设备市场,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主力军,进口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销售垄断。被“洋品牌”包围的国产医疗器械,只有自主创新才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占领自己的阵地。
邱贵兴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导致技术沉淀和积累不够。“器械设备对人才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精通材料学、工程设计学、临床医学的人才,而我国的大学尚无医疗器械设计专业。”
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器械科技水平不足,许多核心技术都被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邱贵兴表示,我国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多采用传统生产模式,许多产品是低水平重复生产,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并且大部分产品为低端组装。
近几年,医疗器械领域内经常讨论国内企业如何才能发展的问题,但开出的“药方”要么可操作性不强,要么没有触及根本。
面对机遇,业内专家共同呼吁,国内企业“靠外资”不是根本办法,还是要走自力更生、搞自主开发的路子。
对此,邱贵兴建议,国家要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生产商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临床医生直接参与产品研发符合国人特征和病症特点的骨科器械。另外,还要加强国产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自主品牌不受损害;打造龙头企业,增强与国际企业的抗衡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医疗器械的突围。

- 相关报道
-
- Cell: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策略实现了蛋白质的快速高效进化 (2025-07-29)
- 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2025-07-29)
- 2025年7月Cell期刊精华 (2025-07-29)
- Cell:告别“单兵作战”!SPIDR技术开启“联合作战”新纪元,一次实验看清数十种RNA调控蛋白的“社交网络” (2025-07-29)
- Nature:中国学者开发基因编辑蚊子,有望终结疟疾传播 (2025-07-29)
- 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揭示蛋白质稳定性规则,有望推进蛋白质工程变革 (2025-07-29)
- 屡获殊荣: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项目荣获《南方周末》2025年度ESG创新案例奖 (2025-07-28)
- 一滴血测早期食管癌!Adv Sci:新型生物芯片结合AI,9种囊泡蛋白助诊断准确率超90% (2025-07-28)
- Science:利用新开发的谱系追踪工具绘制肿瘤细胞的历史和位置,从而揭示其生长模式 (2025-07-28)
- Cell:新研究确定了世界上首个有望预防危及生命的HTLV-1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2025-07-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