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基药市场大局角色偏重

基药市场大局角色偏重

  随着现代医改的不断深入,基药的不断推进成为医改控费中的偏重角色,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基药市场在大局中越来越重的作用。


  基本药物的进一步推进在医院控费的大局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最近相继有省份对辖区内公立医院的基药使用率进行了量化规定。10月28日,山东省出台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的规定,其中三级综合医院、中医院配备基药品种数不低于基药品种总数的70%,销售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17%;二级医院配备基药品种数不低于基药总数的80%,销售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35%。广东省则要求省级三级医院的药品收入中基药至少要占两成以上等等,随着公立医院的基药使用量逐渐提升,必然会间接地加速医院控费进程。


  从前述新政看出,基药在大医院的份额提升将是一种趋势。据悉,河南省三级医院基药使用比例,综合机构不低于50%,儿童专科机构不低于50%,传染病专科机构不低于53%,肿瘤专科机构不低于40%,妇幼保健专科机构不低于30%。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量化基药指标旨在调整用药结构,多用基药,少用新药、贵药,进而降低医药费用。


  也就是说,在滥用药品导致医药费用骤增的现象被高度关注的情况下,考虑到药品的性价比,遴选、使用基药成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特殊使命之一。有人认为,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控制费用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既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医院的医保管理,也应加强对病人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控制费用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控费和基药的使用,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王宏志有一个形象的理解:医疗控费就像汽车保险理赔一样,财险公司将“定损”作为控费的关键环节,定损员往往要现场取证,财险公司似乎并不关心修理厂的采购环节,更不会对其配件实施集中采购。医疗控费也通此理,医生的处方环节相当于定损,而过去10余年我们过分依仗药品集中采购,而对处方环节的控制却忽视了,相当于财险公司对定损环节失控,却强制集中了汽车修理厂的采购环节,这样控费效果可想而知。他认为,中央加强支付方式改革原因就在于此,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是直接或间接地对处方环节实施控制。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