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撑大病二次报销社会执行 |
![]() |
对于大病医保和大病二次报销的社会关注近期达到了高点,但是市场的关注已经更为深层次了,在大病二次报销中政策成为支撑运行的关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日前举行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座谈会上谈到,前段时间发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目的很明确,就是补上大病保障的“短板”,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报销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报销,使绝大部分人不会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
不过,看病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看病难、看病贵”涉及诸多因素,因此大病二次报销不能单兵突进,需要配套政策的兜底,保证其政策善意从理想照进现实。
其一,加快医保全国联网。大病患者往往需要到北京、上海等医疗水平先进的大医院就诊,这就牵涉到医保异地报销的问题。目前,医保尚未实现全国联网,除了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外,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各统筹地区筹资和待遇水平差异大,才是异地就医结算的难点。现阶段,医保多为市级统筹,有的还是县、区级统筹,标准尚不统一。在各地财政对医保费用支出不平衡的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联网缺乏动力。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只有全国建立统一的医疗体系,统一医保政策,实行一致的医药目录和报销政策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只有医保实现全国联网,异地就医报销畅通无阻,二次报销才能真正让大病患者得到实惠。
其二,降低虚高就医成本。当前看病贵固然存在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相对不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医疗总体费用虚高与百姓实际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前段时间有报道称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看病费用的总基数不真正降下来,即使通过二次报销提高国家埋单比重,减少个人支付部分,仍无助于从根本上为看病减负。必须打破“以药补医”模式,整治医药流通环节,遏制过度医疗现象,以釜底抽薪彻底降低虚高的就医成本,国家为看病兜底的惠民福祉才能得以实现。
其三,关口前移重视预防。曾有三级甲等医院的外科医生感慨,自己基本上就是守在家里天天忙着手术,可渐渐就发现:“很多病人根本就是治晚了,他们为什么不早来?为什么不预防?很多病情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必须看到,大病二次报销属于事后补救,无论报销多少,都无法从根本上减轻患者和家庭的痛苦。当前“大病统筹”的医疗保障模式亟待关口前移,突出“预防为主”,将一部分经费用来做健康教育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苗头,帮助更多的家庭避开大病致贫的无妄之灾。

- 相关报道
-
- Nat Metabol:神经元中的“能量储备站”——甘油三酯或在大脑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07-08)
- 主论坛嘉宾日程公布!梁琼麟/孙伟 /严俊等嘉宾出席,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8月29-30日即将开幕! (2025-07-08)
- Cell重磅:华人团队首次从iPSC构建出高度血管化的肺和肠道类器官,一作已回国加入中科院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3D打印可灌注血管化皮肤模型亮眼登场!自带"营养通道",模拟伤口愈合超给力,药物测试更靠谱 (2025-07-08)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黑龙江省集中带量推销药品进下层医疗机构、进平易近营医疗机构、进批发药店任务施行方案 (2025-07-08)
- 海南省印发《三医真实天下数据使用治理暂行方法》 (2025-07-08)
- 《自然·医学》:运动是改善疾病的“通解”!临床试验证实,对于身患两种及以上共病的成年人而言,运动有益,可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08)
- 国内“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细胞治疗,脐带血免疫细胞治疗迎来新机遇 (2025-07-07)
- 告别乙肝,全球首个针对慢性乙肝的细胞治疗产品SCG101V获批临床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