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江苏省位居首位 |
![]() |
骨科内固定器断裂、白内障摘除后植入的人工晶体用后出现浑浊等,这些“内伤”都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9日从市药监局获悉,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有340多家相关单位报告了1399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居江苏省首位上报不良事件的大多为药店等经营单位,而大多数公立医院甚少涉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实际上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有很多市民认为“不良事件”,一定是质量出了问题,其实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与药品一样,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被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是“效益大于风险”的“风险可接受”的产品。特别是那些与人体长时间接触、长期使用、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在其对疾病诊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应风险。
目前,锡城医疗机构是医疗器械的主要使用场所,被广泛应用在诊断和治疗中,而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也应随之增加。上报不良事件的单位大多为药店等经营企业,而公立医院的上报情况不甚乐观。据了解,如果临床上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时,医院会通知厂家或供应商来解决。另外,一些医疗器械厂家不愿意医院上报不良事件,造成利益损失。同时,医院也担心上报、填表、分析不良事件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担心上报的不良事件增多,会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
市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无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重镇,全市共有20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313家经营企业。通过对医疗器械上市后的监测,可以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监管依据,减少或者避免同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目前,在所有生产、经营企业和361家医疗机构及卫生服务中心设有监测专员,并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进行了注册。
因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在使用医疗器械前应仔细阅读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一旦发现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及时向药监部门报告,防止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 相关报道
-
- Science:AI造“钥匙”,精准开锁癌细胞:深度学习开启蛋白设计新纪元 (2025-08-04)
- Nature:告别“标准版”人类!泛基因组时代开启,精准医疗迎来新基石 (2025-08-04)
- Nature:细胞疗法终于学会复杂逻辑:解锁“与非门”,让药物只攻击特定细胞 (2025-08-04)
- Nature/Science两连发:David Baker团队中国博后利用AI“驯服”无序蛋白,攻克“不可成药”靶点 (2025-08-04)
- 赛诺菲2025H1:度普利尤单抗大卖80亿美元,RSV单抗增长79% (2025-08-04)
- Cancer Cell:揭秘卵巢癌复发中的髓系细胞网络 重塑免疫景观或是关键 (2025-08-04)
- Sci Adv:揭示MYC抑制剂与线粒体代谢的协同作用,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新策略 (2025-08-04)
- Nature Genetics:深入百万细胞宇宙——首张东亚人群单细胞多组学免疫图谱问世 (2025-08-04)
- 《自然·精神卫生》:从胃看脑!科学家发现,人的胃-脑耦合与情绪、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关 (2025-08-04)
- JAMA:管住嘴、迈开腿,脑更灵!临床3期试验表明,坚持两年改善生活方式可显著改善老年人认知,加以监督、提高强度获益更多 (2025-08-0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