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打破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垄断局面

打破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垄断局面

  随着中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其中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也成为近期行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垄断局面为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促使行业进一步发展那么打破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垄断局面是关键。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多家企业相继获得省内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资质,意味着此前对于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的垄断格局正在被打破。


  “我们公司早在2011年年底就获得了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资质,目前正在申请国家试点生产企业资质。”12月11日,位于“中药之都”安徽亳州的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一位郑姓负责人透露,这一申请最快将在2013年年初取得结果,并且很有希望获得批准。


  就在昨日,吉林敖东亦向媒体透露,早在2011年8月份,吉林省药监局发布了《吉林省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生产管理试点实施方案》,确定将旗下力源药业作为吉林省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生产试点单位,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生产。


  资料显示,《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实施以来,相继获得国家试点生产企业资质的6家企业分别为:上海家化子公司江阴天江药业、红日药业子公司康仁堂、华润三九、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以及四川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济人药业前述负责人表示,“中药有50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如果其中有60%的市场转化成60%的中药颗粒的份额,体量都非常大,而现在6家企业只做到了30多亿元的销售额,所以短期内一两家企业的介入不会改变当前的市场格局。”


  上述中国中药协会人士则表示,2011年4月,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牵头制定的中药配方颗粒国际标准获得通过,规定了300味中药配方颗粒的药品名称、来源、炮制、性状、重金属限度检查、农药残留限度检查、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项目。“但目前主要起的还是指导作用,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行。”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