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两性知识 > 当心农药“偷走”母婴健康

当心农药“偷走”母婴健康

16年来总流产原来农药是罪魁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1993年,刘传名与小他一岁的赵克红举办了一个简朴的婚礼。

婚后,夫妻俩承包了10亩果园,他们果园种植很成功,家里也盖起了小洋楼,但就是缺一个孩子,这也是夫妻俩心中永远的痛。

赵克红16年来几次怀孕都流产了。

夫妻俩眼看着别人的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一家人其乐融融,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酸楚。

后来经大夫仔细询问,得知在怀孕前后的一段时间,赵克红总免不了到果园里喷洒农药。

专家要求夫妻二人都不要再接触农药、化肥等过敏源,现在夫妻俩的儿子已经6个月了。

“谁能想到农药也会影响生育,多亏了优生专家啊”,刘传名感慨道。

专家也提醒所有在怀孕前后接触过农药的孕妇,要尽早去医院做产前检查,查明反复流产的原因,同时如怀疑胎儿异常,应及早采取措施,以避免畸形儿的出生。

500多种农药都有胚胎毒性在农药的1500种活性成分中,约500多种有胚胎毒性,400多种可导致畸形。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以器官形成期对农药致畸物最敏感,这一期是指受孕后的第15~60天,因为人体的几乎所有器官都在这期间形成。

所以,胚胎在这一发育阶段受致畸物的作用后形成畸胎的几率最高。

由于各个器官的发育时间不同,因而各器官受致畸物的作用而发生畸形的敏感期也不同。

例如。

受孕后的第21~40天心脏易受侵害,随后是四肢和眼,脑的敏感期很长,包括自受孕后第20天至分娩。

生殖腺如睾丸和卵巢的敏感期也较长,自受孕后第45天至5个月,大部分器官在受孕60天之后对致畸物的敏感性明显降低。

但由于小脑、大脑皮质及泌尿生殖系统仍在继续分化,因而即使是受孕60天后接触了农药,这部分器官仍可发生畸形。

分娩后的哺乳期,有些农药的毒性成分可通过母乳输送给婴幼儿,使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常用农药有。

杀虫眯、叶蝉散、乐果、保棉丰、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三氯杀螨醇、拟除虫菊脂、稻瘟净、百草枯、敌百虫等。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采用两种以上的农药同时使用,这种联合应用使农药的毒性更大。

例如。

马拉硫磷与乐果合用时毒性相加,马拉硫磷与稻瘟净合用时毒性相乘。

这些农药的致畸作用往往与孕妇接触剂量的大小、接触时间的长短、使用频率的多少有关。

接触的剂量越大、时间越长,使用的次数越多,怀孕时间越短,尤其是60天之内,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越大。

由于胚胎对毒性农药的敏感性比成人高,所以被孕妇忽视的小剂量农药就可导致畸胎。

育龄妇女最好不要接触农药农药对胎儿危害最明显的时期是怀孕初期,也是胎儿器官的发生期。

然而,哺乳期内的母亲穿着沾有农药的工作服哺乳,也会导致婴儿发生白血病。

现已查明,农药中的苯类衍生物可导致染色体畸变或突变,可破坏造血系统,从而使白细胞发生突变引起白血病,即血癌。

专家还发现农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哺乳期母体后可进入乳汁中。

由于哺乳期母体内的物质代谢和其他改变较明显,有些农药在乳汁中的浓度是非常高的。

而婴儿由于抗病力弱,发育不健全,解毒排毒功能都不佳,故食入含农药的乳汁极易发生中毒。

尤其是有机磷农药(乐果、敌敌畏、敌百虫、甲胺磷等)对婴儿特别敏感,即使接触或吸入微量也会发生中毒。

妇女在月经期间抗病力下降,大脑反应迟钝,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管扩张,接触农药极易使农药从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危害健康。

打算要孩子夫妻二人都要当心为了预防农药对胎儿的危害,孕妇应避免从事农药的生产、运输、保管、销售和使用等工作。

农村妇女,尤其在孕早期要避免接触农药。

孕妇不宜喷洒农药,也不要进入刚施过农药的庄稼地,更不宜搬运农药或在存放农药的室内居住,不要用农药在居室内消毒、杀虫、灭蚊蝇等。

家庭中的农药不可随便放置,应有专库专藏,粉剂农药包扎要严,防止药粉污染环境,或被风吹散。

液体农药要盖好瓶盖,以防挥发,被人吸入。

水果、蔬菜喷洒农药后可以食用,但应有一定的间隔期。

吃水果时一定要去皮,因为水果的残留农药主要集中在表皮中,如施“乐果”后,残留农药的60%在表皮部分。

不能去皮的水果、蔬菜,应在清水中反复冲洗,据测定,在水龙头下冲洗1分钟就能清除苹果中52%的残留农药,若水中加入适量中性洗涤剂,可进一步提高残留农药的清除率。

打算要孩子的男性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农药。

其他人员(尤其是未生育者)在施用农药时要穿长衣长裤,使用塑料围裙,在皮肤上涂抹肥皂可防止有机磷农药经皮肤吸收;配药及检修药械时应带橡皮手套;工作时不吸烟不进食,因为有些农药也可损伤男性生殖系统,引起精子畸变、精子数目减少、精子活力下降及形态异常,精子的这些变化也是造成后代畸形的原因之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