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危机中看机遇 |
![]() |
新年伊始,正是谋划新一年发展大计的时候。在过去的一年中,原料药背负环保的压力,面对印度、欧洲等国反倾销的步步紧逼,也经受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同时还面临新医改等众多不明确因素。到底2009年原料药市场如何,出路何在?就此,我们邀请了中信证券分析师姚杰、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海、山东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传山三位业界人士来共同讨论。
主持人:近来,对于今年原料药的走势,有人悲观,有人乐观。乐观者认为,药品作为国民健康必须的开支,并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有明显减少,所以医药行业始终是个朝阳产业;悲观者却认为,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中国原料药出口已经明显减少,今年情况可能更糟糕,而且新医改等政策的影响可能未必如预期的那么乐观,对此您怎么看?
张正海:全球经济危机的滞后影响将会在今年上半年显现,原料药出口受阻必然转向内销消化;新医改政策的全面实施有助于扩大医药市场内需,但在医药卫生投入增加有限、各地区试点政策差异较大的短期环境下,药品市场需求很难有所谓的“井喷”变化。当然,药品需求的较强刚性属性决定了临床基本药物的原料药市场还是会有稳定增长保证的。
姚杰:总体来说,新医改对原料药影响不大。医改主要体现内需,而原料药的主要市场则在海外,所以我们认为,新医改对原料药的直接影响不大。至于海外的情况,增速放缓是毫无疑问的,这种放缓主要是价格带来的。近期部分大宗原料药出口量下降,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原料药的高价格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二是经济危机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不过,目前国内出口的原料药大多是成熟品种,需求相对稳定,因此从长期来看,原料药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出口价格方面,经济危机使海外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前所未有地提高,而国内大部分原料药的供给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价格出现下降在所难免。
侯传山:总体上来看,我对明年的医药行业整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由于医药行业是一个比较刚性的市场,国民的用药量并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有较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客观的需求。再加上受新医改的影响,被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里面的药品,用药量肯定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尤其国家提倡多用廉价药物,对普药拉动最大。
主持人:近来,作为中国原料药的主要出口国??印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比较大,据您了解,印度国内的制药行业受冲击程度有多大?对中国明年的原料药出口会产生什么影响?
张正海:印度制药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比我们国内来得相对早些,冲击程度来得相对大些,这与印度原料药市场格局特点有密切关系。2007年,印度原料药外销产品45%出口到规范市场,而其余的54%出口到半规范市场,始发于美、欧等规范市场的金融危机对印度冲击自然会快些。
2008年下半年,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Ranbaxy出口美国原料受阻便已显端倪,虽然受阻原因美国市场定义为Ranbaxy质量控制缺陷问题,但从侧面也反映了美国国内需求受到抑制影响进口的深层次问题。由于中印原料药市场上下游互补产品较多,印度在原料药高端市场出口方面处于优势,对于中国国内的基础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对印出口,2009年上半年很可能会继续处于低迷状态。
姚杰:印度的仿制药企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冲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危机,二是受到FDA对产品质量控制的强烈质疑。
之前,我们有一个报告,里面就曾阐述对国际仿制药市场的观点,整体上,经济危机对仿制药的影响比较中性,虽然制剂销量有所增加,但价格竞争会加剧,综合来看,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细分来看,龙头企业受益较多,原因是他们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能够从高端产品获得超额收益,而中小企业受损多,因为他们的产品主要以价格取胜,一旦价格战打响,利润会明显下滑。
印度是国际仿制药市场的主要力量之一,而且多数印度企业走中低端路线,以价格取胜,所以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一定影响。从我们跟踪的Reddy、Cipla、Lupin等几家企业来看,经营情况有好有坏,前两者的2008年第2季度(2008年6月31日?9月30日)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2%和21%,而Lupin则上涨53%。
而且,由于印度的卢比贬值很多,这虽然有利于印度产品出口,但却不利于进口,中国很多原料药出口价格被迫给抬高了,这也给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以上是经济危机的影响,第二个影响来自FDA。前段时间FDA对Ranbaxy进行了一次“大清算”,这实际上体现了美国医药市场与印度仿制药行业的摩擦。摩擦不但增加了印度仿制药在美国市场的渗透难度,也给他们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影响具体有多大,目前尚难以估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FDA将提高对仿制药的进入门槛并加大监管力度,印度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可能因此而放缓。
对国内企业而言,印度是青霉素工业盐等部分原料药的主要出口国。经济下滑使得印度仿制药企业对原料药的价格敏感度提高,因此导致国内原料药的出口价格面临下滑压力。至于产品销量,我们的看法依然是稳定小幅增长。
侯传山:去年来,卢比贬值了差不多20%,大概从去年六月份以来,卢比对外汇率就开始了大幅度的下调,出口成本就降低了,有利印度出口,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只是对印度要从中国大批量进口的原料药有影响,但人民币的升值相对较快,卢比和人民币两者的对外汇率一降一升,反而加剧了中国原料药出口的压力。从报表上来看,中国原料药对印度的出口受影响比较大。
主持人:此次金融危机对那些实行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影响较大,因此,许多企业纷纷将出口瞄向了俄罗斯、巴西、古巴等新兴市场,但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容量可能有限,对这些新兴市场的前景您怎么看?
张正海:经济力量逐渐强大的新兴市场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2007年,美、英、法、德、意、西、日7大药品发达市场在全球药品市场增长贡献率下降至50%;7大药品新兴市场中、巴、墨、韩、印、土、俄在全球药品市场增长贡献率上升至25%。制药产业出口市场定位也正向高盛投资集团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s)和“新钻11国”的空白潜力市场转移,特别是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埃及、伊朗等等。
以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代表的南亚市场拥有13亿多人口,以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拥有5亿多人口,以埃及、土耳其、伊朗等为代表的西亚和北非市场拥有3亿多人口,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人口均在1亿以上甚至接近2亿。人口数量较多和经济发展较快成为新兴市场国家药品需求增长的强劲推力。
姚杰:欧美市场不景气,国内企业势必要开拓新的市场,这个方向是没错的。但是开辟新市场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短期内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可能不明显。这些新兴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没有欧美国家那么严格,进入门槛也相对较低,因此价格竞争激烈,产品的利润率相对较低,而且国内企业与之接触的时间不长,很多地方需要摸索,这是新兴市场的弱点。但他们的优点在于,市场潜在需求大,饱和度低,如果培育得好,是可以成为国内企业新的增长点的。
侯传山:实际上,这几个国家都不算新兴市场。就拿俄罗斯来说,我们公司已经和俄罗斯合作了七八年的时间,已经算是我们公司一个比较重要的市场;古巴也是同样的情况,古巴的药品每年都是由政府统一采购的,我们已经和古巴签订了一个比较长期的采购合同。这些国家的市场容量和欧美、中国、英国的市场相比肯定小很多。我想,这个新兴市场不会对我们国家的出口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出口主要还是靠欧美、印度这些消费比较大的国家。
金融危机对这些原料药消费大国的影响肯定会有的,但他们国家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因为欧美这些国家的医保搞得比较好,他们的用药量并没有减少。只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从中国的进口会减少,他们会另外寻找其他渠道进口,而这对印度反而有利。
原料药现在的情况是“国际市场过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实际上原料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了,能做的市场基本上我们都做了。
主持人:近来,很多业内人士都在讨论原料药的过剩危机。这种过剩主要是哪些领域?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过剩会产生什么影响?
张正海:原料药市场过剩危机主要集中在大宗、基础类产品,例如二素、二酸等,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原料药、中间体。
在金融危机抑制需求的不利大环境下,过剩危机势必会加剧不理性的低价恶性竞争。国内制药企业原料药的过度低价出口无异于“卖血”经营,用低成本资源换来的是低利润甚至亏损的GDP,已经阻滞了原料药市场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姚杰:大宗原料药领域里过剩的产品种类比较多,青霉素工业盐、VC、VB2、VB5等都存在产能过剩。经济不好可能给生产企业带来价格竞争,产品价格要么下滑,要么就是低位徘徊。如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甚至导致企业长期亏损,那么行业的优胜劣汰就会显现了。
侯传山:产能过剩可能会出现在青霉素工业盐等大宗原料药产品上。由于产能过剩,产品的利润率肯定下降,这时优胜劣汰就会出现。中国的原料药在产能上基本是供过于求的情况,原料药生产的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一些做得好的、有规模优势的、成本有竞争力的厂家会生存下来,而一些规模小、资本实力差的企业在这段时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我国充沛发扬西医药特点劣势,保证活动安康 (2025-04-21)
- 背靠背两篇Nature Chemical Biology:西湖大学张骊駻团队报道装配线生物合成酶的“即插即用”改造方法 (2025-04-21)
- 酸奶 vs 牛奶,喝错奶反而毁健康!超50万我国数据:每天多喝两杯牛奶,癌症、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而适量饮用酸奶可延缓衰老 (2025-04-21)
- 厉害了!超声波“遥控”CAR (2025-04-21)
- Nature:再生医学新突破!科学家成功利用人类多能性干细胞构建多区域肝脏类器官,为肝病治疗带来新曙光 (2025-04-21)
- Cancer Cell:刘明耀/杜冰团队全面综述CAR (2025-04-20)
- Nature:新研究表明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有潜力预防高风险的人群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2025-04-20)
- 辉瑞站在十字路口 (2025-04-20)
- Nature:科学家揭秘DNA损伤修复的幕后英雄,组蛋白H1去酰胺化或为癌症治疗带来新曙光 (2025-04-19)
- Nature:科学家揭示染色体端粒保护新机制——RAP1分子如何阻止端粒融合? (2025-04-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