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衰老:逆转分支聚糖的增加可以使衰老的T细胞恢复活力 有望降低老年人感染疾病的风险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04-15 06336049
在这项新研究中,这些作者按年龄和性别分析了T细胞群体,结果显示存在性别差异,这表明逆转老年人免疫功能障碍的有效干预可能需要性别特异性策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多伦多西奈山医院和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老年人明显比年轻人更容易感染传染病的原因。这是一个关键的社会问题,最近的疫情就是一个例子。这些结果也为新的潜在治疗靶点铺平了道路,这些靶点可以使老年人的系统恢复活力,并降低他们患传染病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标题为t细胞免疫的年龄相关损伤与n-糖链分支的性别差异升高有关。
论文作者、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神经病学教授迈克尔德梅特里欧博士表示,通过这项新研究,我们对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感染传染病有了新的理解,这将使我们能够确定潜在的新疗法。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病理学助理教授Haik Mkhikian博士补充说,我们发现了免疫系统中潜在的青春之源。
t细胞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而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四分卫,协调免疫反应以抵抗感染。在蛋白质中加入复杂的分支糖链(聚糖)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发现,由于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年龄相关增加以及T细胞细胞因子IL-7的信号传递,女性T细胞中的这种分支聚糖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比男性更多。
IL-7信号的增加增加了老年女性CD4初始细胞的N-聚糖分支。图片来自自然老化,2022,doi :10.1038/s 43587-022-00187-y。
德梅特里欧说,我们的研究表明,逆转支链多糖的上升可以恢复人类和小鼠的T细胞功能,并降低老年雌性小鼠沙门氏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Mkhikian补充说,这表明有几个潜在的新治疗靶点可以使旧T细胞恢复活力,例如改变支链多糖或增加由age触发的血清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IL-7信号。
与衰老相关的免疫功能障碍,称为免疫衰老,导致65岁及以上成年人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例如,在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中约有89%至少为65岁,尽管这一年龄组仅占美国全国人口的15%左右。不幸的是,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凸显了老年人易受病毒感染的脆弱性。老年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也发生在常见的细菌感染中,例如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此外,免疫接种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进一步增加了老年人感染的风险。发达国家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加剧了这一问题,增加了对针对免疫衰老的有效干预措施的需求。
先前的研究已经探索了高度纯化的旧T细胞亚群的转录组变化。在这项新研究中,这些作者按年龄和性别分析了T细胞群体,结果显示存在性别差异,这表明逆转老年人免疫功能障碍的有效干预可能需要性别特异性策略。(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Haik Mkhikian等人。自然老化,2022,doi :10.1038/s 43587-022-00187-y。
2.卡桑德拉j麦吉尔等人。自然老化,2022,doi :10.1038/s 43587-022-00185-0。
3.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如何恢复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并降低他们患传染病的风险
https://medical xpress.com/news/2022-04-揭示-返老还童-免疫-老年人-人. 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