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陈冲团队阐明表观遗传基因KMT2C缺失促进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的分子机制 |
![]() |
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最具侵袭性的肺癌类型,约75%的SCLC在被发现时已有远处转移,称为广泛期,其5年生存率不到1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含铂双药一直是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但约80%的患者在治疗后一年内会出现远处转移和进展。因此,目前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和治疗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要探索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的有效的治疗策略,这对提高小细胞肺癌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冲教授团队在Nature Cancer Journal发表了题为:KMT2C药物通过DNMT 3A介导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促进小细胞肺癌转移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阐明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2C缺失通过组蛋白-DNA协同低甲基化促进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鉴于小细胞肺癌临床样本的稀缺,陈冲教授的团队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细胞肺癌动物模型,即利用肺器官培养、基因编辑和原位移植等技术构建了一种具有明确驱动基因的初级、原位小细胞肺癌小鼠模型。该模型与临床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基因表达高度相似,表现出广泛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研究团队基于SCLC模型,通过单细胞测序和临床大数据协同分析,构建了SCLC转移的分子通路,发现KMT2C是一个关键的SCLC转移基因。KMT2C又称MLL3,是组蛋白H3第4位的赖氨酸1-和2-甲基转移酶。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发现KMT2C的表达沿着SCLC的转移路径逐渐下调,在远处转移的SCLC患者中存在更高频率的突变。利用动物模型,研究小组还证明了KMT2C敲除显著促进了SCLC的进展和远处转移。
此外,研究团队利用多组学分析和体内功能验证实验,深入分析了SCLC中KMT2C缺失及其下游调控基因引起的表观遗传重塑。发现KMT2C的缺失可以影响SCLC中下游DNMT3A的表达。KMT2C的缺失通过下调DNMT3A,进而上调MEIS/HOX基因,导致DNA甲基化水平下降,最终对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转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KMT2C缺失的SCLC也表现出显著的DNA低甲基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DNA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的共同底物,可以提高KMT2C缺失的SCLC中DNA和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从而显著抑制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本研究鉴定了表观遗传学基因KMT2C为一个新的与小细胞肺癌转移相关的重要基因,并阐明了其缺失通过下调DNMT3A在SCLC细胞中形成组蛋白-DNA协同低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此类恶性肿瘤的临床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1: KMT2C缺失通过组蛋白和DNA表观遗传重塑促进SCLC转移。KMT2C的缺失下调H3K4的甲基化水平,从而抑制下游基因DNMT3A的表达,而DNMT3A的下调导致DNA甲基化水平降低,进而上调其下游基因MEIS/HOX的表达,促进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本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创新之处在于:
1)研究团队利用肺器官培养、基因编辑和原位移植技术,构建了具有初级、原位和清晰驱动基因的SCLC小鼠模型。
2)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组学技术、多表观遗传学协同分析平台、临床大数据分析和体内外功能实验,发现KMT2C是与SCLC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
KMT2C的缺失直接下调DNMT3A,导致组蛋白-DNA协同性低甲基化,并重新编程SCLC细胞的表观遗传学,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4)说明SAM可以作为KMT2C突变SCLC患者新的治疗方案,抑制肿瘤转移的发生和恶性进展。
研究团队期望KMT2C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也有望将SAM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提高KMT2C突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此外,团队自主构建的新型SCLC小鼠模型也将广泛应用于SCLC的基础和转化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