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生物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加速抗病毒纳米抗体新药研发 |
![]() |
来源:医学魔方2022-08-31 15336019
此轮融资将用于Banco生物抗病毒纳米抗体的临床前研究,以及其他研发的推广和团队建设;管道。
近日,从事纳米抗体新药研发的企业武汉班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班克生物)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武汉东湖高新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湖投资)领投,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旗下的武汉白英生物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英投资)也参与了投资。
此轮融资将用于Banco生物抗病毒纳米抗体的临床前研究,以及其他研发的推广和团队建设;管道。
病毒性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对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且呈加速趋势。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已造成全球数亿例确诊病例,数百万人丧生。它仍在全世界肆虐。
作为一种发现已久的病毒,流感已经在世界上引起了多次大流行。例如,1918年,甲型流感病毒H1N1引起的西班牙流感导致约5000万人死亡。此外,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季节性,婴儿、老年人和有缺陷的人是高危人群,每年导致约3300万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00多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数万人死亡。总的来说,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手段还比较缺乏,急需开发新一代药物。
抗体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和免疫性疾病。中和抗体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官方批准的抗病毒感染的抗体药物有:抗RSV的帕利珠单抗(商品名:syna GIS);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伊巴单抗(商品名:Trogarzo);Inmazeb和Ansuzumab(商品名:Ebanga)是抗EBOV病毒感染的单克隆抗体的鸡尾酒组合。
随着新冠肺炎的流行,几种新冠肺炎抗体药物被加速批准紧急使用。抗体在抗病毒领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抗病毒抗体的研发已成为抗体药物研发的热点方向。
Banbio长期致力于创新抗体药物的研发,构建了完善的多维抗体药物研发平台。公司创始人宫睿在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抗体研究,在抗体工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国后,宫睿博士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并成立了抗体工程学科组。宫睿博士本人被几个人才项目选中,他的团队获得了许多资助。
目前,Banco Bio已经成立并正在完善纳米抗体药物转化和运营团队。在技术上,公司拥有独特的新型纳米抗体技术平台,包括纳米抗体结构设计、修饰、高通量筛选和药物开发。该公司独特的技术有效增强了纳米抗体的稳定性和抗聚集能力,显著延长了血浆半衰期,大大提高了纳米抗体的药学性能。目前,班克生物已经获得了几个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候选纳米抗体药物。
对于此轮融资,班克生物董事长宫睿博士谈到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公司近期研发重点是在原有新型纳米抗体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创新抗病毒药物。预计获得2-3个创新药临床批文需要2-3年时间。与此同时,各种抗体研发;整合d技术平台,拓展流水线布局,以开发更多具有临床价值的候选药物,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班克生物董事长宫睿博士也表示: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所领导的长期大力支持,以及武汉东湖投资领导的赏识和帮助。本轮融资将帮助班克生物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尽快将纳米抗体新药推向临床和产业化。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东湖投资总经理廖桐表示:很荣幸能在这一轮带领班克生物。东湖高新集团的产业园和投资重点的主要领域之一就是大健康产业。班级生物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一直深入从事抗病毒单克隆抗体和纳米抗体的研究。在底层技术上有创新和知识产权布局,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希望此轮投资后,能帮助Banco Bio尽快推进管道化发展。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班克生物作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所孵化的生物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在单域抗体领域深耕多年,聚集了众多优秀人才,产业化方向明确。所研制的针对重要儿童易感病毒的单域抗体,可有效满足当前儿童临床用药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